希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克里特文明并非希腊文明的直系起源 [复制链接]

1#

引言

古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希腊文明起源于克里特岛。由于克里特文明最知名的是米诺斯王朝,所以又被称作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这是史前爱琴海文明的“三步走”,一脉相传,中间没有断层。长期以来,这一结论几乎成为公认的事实。

向上追朔,这一理论最早应该是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所述。然而其取材多为其在各地游历中的民间传说。严格的说是一本具有重大历史参考价值的散文游记集,其中对于较早历史的记载不能完全确定为真实。

至于荷马史诗,主要描述特洛伊战争,对于克里特文明则语焉不详。而且在没有史书的古希腊,仅凭一代代游吟诗人的耳口相传,也无法真正还原千年之前的真实历史。

荷马(μηρο/Homer).古希腊盲诗人

然而,根据考古发现,及结合各种史料来分析,最早的克里特文明与最后的希腊文明,应该既非同源,也不是直接继承的关系,而是由二者之间的迈锡尼文明衔接起来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独立的文明。

爱琴海文明的三个阶段

◆克里特时代/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在希腊半岛南端,分隔着地中海与爱琴海,并且处在今天欧洲的希腊、亚洲的小亚细亚(土耳其),以及非洲的埃及这三角地带的正中,地理位置相当关键。

位于三大洲、两大海交界的克里特岛

早在公元前年时,克里特文明就已经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文明时代。与古埃及文明相比略晚,但是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几乎可以算是同一时期,是发展最早的人类文明之一。

克里特人发展出非常发达的海洋文明,在岛上建有宏伟宫殿与城市(克诺索斯城),以及在当时最强大的舰队。根据发掘出的其住房居室中还有流动的生活用水、可以冲洗的厕所,以及比较完善的下水设施。

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城遗址

在距今多年前,就已经达到这样的文明程度,难怪当时克里特人能够成为整个爱琴海的霸主,并且长期奴役希腊半岛,留下希腊神话中“童男童女供奉米诺斯迷宫中那头半人半牛的怪兽米诺陶”的传说了。

米诺陶.画作

克里特岛的商业非常发达。其自身主要经营渔猎、手工业,而从西北的希腊半岛交换黑曜石,从东边的腓基尼交换金银,从南方的埃及交换粮食。

克里特文明壁画.锡拉岛

克里特岛发展到米诺斯王朝的时候,其文化等级相当高,已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使用的是一种象形文字(线性文字B)。后来的希腊则普遍使用源自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克里特象形文字.“费斯托斯泥盘”

克里特象形文字

米诺斯的艺术水平极高,从发掘出的壁画来看,造型精准、色彩丰富,不输于现代的画家,延续了古埃及壁画的风格,却没有任何呆板生硬的感觉,非常生动。

克里特文明.壁画

克里特文明.壁画

然而,克里特岛的文明,在公元前年最鼎盛的米诺斯王朝时期,突然在极短的时间内衰亡了。这成为多年来史学界一大未解之迷,有贸易网络崩溃说、饥荒说等多种推论。

直到年,人们从距离克里特岛最近的锡拉小岛,挖出了一座深埋在60米深火山灰下面的商业化的城市,还发现了一棵当时被埋入火山灰的橄榄树,通过同位素分析,这段树枝在公元前-年被埋。于是,才真正揭开了克里特文明消失之迷。

锡拉岛发掘遗址

锡拉岛在今天也叫作圣托里尼岛,对,就是那个无数新婚佳人们的蜜月和旅游圣地。建在其上的圣托里尼教堂,也给当今的建筑装修行业开辟了一种被命名为“地中海”的风格。

圣托里尼岛(古锡拉岛)

现代家居“地中海风格”

公元前-年间的某一刻,锡拉岛上发生了一次人类史上最为猛烈的火山爆发,其指数达到了7级(VEI-7)。

举个例子说明,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年有过一次等级为6级的爆发,使得整个地球平均降温0.6摄氏度。由此可以想像,威力相当于6级10倍的7级火山爆发,会给仅仅公里之外的克里特岛带来什么。

火山爆发

首先是冲天的火山灰遮蔽了太阳,远达公里,导致了持续多年的农业欠收和饥荒。据同一时期的史料记载,即使远在地中海南岸的埃及,也因此出现了连续三天漆黑一片的情景;

火山灰遮天蔽日

其次,锡拉火山崩塌陷落形成一个60公里宽的火山口,大量海水灌进火山口,立刻沸腾着喷涌而出,高达十几米的巨大热浪扑向南面的克里特岛,几乎完全摧毁了海中的生态系统,对海洋渔业形成了毁灭性打击;

今天圣托里尼岛(古锡拉岛)巨大的环形火山口

而且,火山和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不仅摧枯拉朽一般摧毁了克里特人引以自豪的无敌舰队、商业船队,还使王宫、城市建筑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在这样毁灭级灾难之下,辉煌的克里特文明终于走到它的尽头。然而,这却把克里特文明消亡的时间从公元前年,向前推到了公元前年。

在这一个世纪中发生的事,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定论。极有可能是受到锡拉火山的影响,整个爱琴海区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需要一个世纪来休养生息、恢复创伤。

记述锡拉火山喷发.壁画

◆迈锡尼文明

可以确认的是,之后,来自于北方的阿卡亚人(荷马史诗中叫作亚该亚人)一路向南,依次征服了希腊半岛、克里特岛,于公元前年左右建立了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地理位置

可以说,迈锡尼文明是由阿卡亚人与残余的克里特人共同融合而成的,它继承了一部分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化,比如说对于体育运动竞赛的狂热。

锡拉岛壁画.竞技格斗

迈锡尼文明时期,开始出现后世希腊神话中的宗教神的雏型,但是神谱与相互之间的关系仍然未成体系。

迈锡尼贵族战车

而且,与克里特文明不同。克里特岛上的所有城邦都没有任何城墙,而迈锡尼人建造的巨型城堡,其城墙全部是用万斤巨石砌成,让人无法想像这是仅仅靠人力所能完成的。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巨大的城墙,才会有独眼巨人的传说。

迈锡尼巨石城墙

迈锡尼人表现出很明显的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相融合的特征,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进行农业与手工业,同时也有比较发达的海洋商业贸易。而从荷马史诗中的描写来看,当时可能还有非常浓厚的游牧色彩。我们今天所谓的古希腊文明前期,主要指的就是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阿伽门农面具

◆“黑暗时代”

直到公元前12世纪,以特洛伊战争为代表的一系列战争拖垮了迈锡尼,也使得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多利亚人大举入侵,不仅中断了盛极一时的迈锡尼文明,还使整个爱琴海地区的社会与文明出现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倒退。(相当于从奴隶社会退回了原始社会,被称作“黑暗时代”,或者“荷马时代”)

古希腊战争.画作

◆希腊文明

直到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时代才终于又一次崛起,形成了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为辅的文明,再次崛起。

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这个时期,希腊的主要人种包括东部来自于亚洲土耳其的爱奥尼亚人为主的雅典人,以及西边由野蛮好斗的多利安人为主的斯巴达人。

至于最早的克里特人,不仅七零八落剩不下多少了,而且早已融合于迈锡尼人中,在多利安人时期也基本上是以奴隶的身份存在的。

克里特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巨大差异

◆首先是神话信仰上:

米诺斯文明信奉的主神,是一位强大的爱情与丰收女神。而另一位主神是一头神牛。在其神话体系中,女神的地位也远远高于男神。由此推断,克里特文明至少在早期仍然是母系社会。

克里特文明.持蛇女神

从希腊神话开始,主神则转变为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宙斯——普罗米修斯等一系列男神。女神只作为创世神和男神的陪衬来存在,成了打酱油的角色,这也标志着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

希腊众神

当然,有一些天神在克里特与希腊神话中都存在,我认为这是在迈锡尼时期融合的结果。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宙斯降生的洞穴,不在克里特岛上、不在近在咫尺的奥林匹斯山上,反而在小亚细亚的伊达山脉中(今天的土耳其卡兹山)。

伊达山脉传说宙斯降生的洞穴

◆其次,在主体经济上:

据考证,古希腊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明,其造船与航海水平无论与之前的克里特、与同时期的波斯舰队、还是与之后的腓尼基相比较,都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一情况直到第二次希波战争之后才有所改变。

锡拉岛壁画.捕鱼归来的年青渔夫

而克里特则是彻彻底底的海洋与商业文明。从发掘出的克里特岛王宫与锡林岛等地的壁画上可以看出,克里特人从事捕鱼,种植极名贵的香料与药材番红花等。克里特岛是当时欧、亚、北非之间的贸易中心。

锡拉岛壁画.采集番红花的少女

◆另外,人种上:最早的克里特人应该来源于北非、西亚一带。

根据对克里特人脸型(尤其是颌骨)的考证,与希腊人相比,克里特人的脸型较长,更加接近亚洲人。而且在大部分保存至今的壁画上,克里特人的肤色都是与埃及人一样的浅棕色或深灰色,眼睛为黑褐色,而非后来主要来自于巴尔干半岛的白人形象。

此外,克里特文明中对牛的疯狂崇拜,也与希腊文明截然不同,反而更与埃及、北非及亚洲的印度等文明相似。

锡拉岛壁画.跳牛

克诺索斯宫雕塑.跳牛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说早期的克里特文明,与中期的迈锡尼文明尚能形成比较勉强的传承关系的话,那么它与后期的希腊文明,无论从人种来源上、宗教信仰上、政治体制上,以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清晰的区别。

克里特岛出土陶器等

结论

综上,克里特文明并非希腊文明的直接起源。它们只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先后出现的两个独立的文明。二者之间有些联系,但是极为淡薄。

可以说,除了在游吟歌手诗歌中的传说故事,克里特文明到了希腊时期几乎不剩下什么了。希腊文明是在几个世纪的黑暗中逐渐孕育孵化出来的几乎全新的文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