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读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七弦琴声起同消万 [复制链接]

1#

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祭典隔世的爱人和亲人,心中总有一份独特的难以忘怀的伤感。这是人之常情。问题是你有办法让爱情失而复得吗?你能让爱人和亲人死而复生吗?

近日重读经典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我最大的感受是,关键是如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排遣方式,让自己能够与阴阳两隔的亲人对话并顽强地生活下去,而不至于时时生活于伤心欲绝之中。那么,奥菲欧作为一个歌者在失去爱人后发出了怎样的歌声,经过了怎样的寻找,达到人琴合一的至高境界会产生怎样的奇迹呢?

人琴合一的奇迹之一:

爱人失而复得

格鲁克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歌剧改革对于同时代和后世的音乐戏剧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堪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年他根据意大利诗人、剧作家卡尔扎比吉的歌剧脚本创作了第一部改革后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在古希腊神话中,奥菲欧是太阳神阿波罗之子,他十二岁时父亲阿波罗曾送给他一把七弦琴作为礼物,从此,这把七弦琴就成了他的终身陪伴之物,也成了他身份的标志。这把神奇的七弦琴和他美妙的歌声也最终成为他寻找失而复得的爱人的通行证。

在《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奥菲欧不是超人,不是神,而是一个失去爱人的伤心的丈夫,所以在剧中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性,而非神性,这是格鲁克歌剧改革的最积极的意义,也是最能让我们情感产生共鸣共振的地方。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共三幕,故事开场后,尤丽狄茜的坟墓旁,一群牧羊人正在哀悼她的的离世,奥菲欧带着七弦琴来到,用歌声追念死去的爱人尤丽狄茜:“亲爱的,我呼唤你,自从那太阳出来,直到它消失,但我的声声呼唤,却是徒劳无益,我心中的偶像再也没有消息。”爱神出场,告诉奥菲欧,他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宙斯,宙斯允许他渡过危险的忘川,穿越黑暗的深渊,去向死神和复仇女神求救,只要他能用自己的歌声打动他们,平息他们的怒气,他就能下到冥府,将他心爱的尤丽狄茜带回人世,前提是在走出冥府大门前他不能用眼睛看尤丽狄茜,如有违背,他将再一次失去她,永远遭受思念的折磨。

接下来就要看一看,奥菲欧的七弦琴和歌声能否打动死神和复仇神了。

第二幕,冥府大门外,复仇女神和幽灵们在舞蹈;奥菲欧弹琴歌唱,请求复仇女神和幽灵们发下慈悲和怜悯,允许他进入冥府寻找尤丽狄茜。

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尤丽狄茜的死因,尤丽狄茜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与奥菲欧结婚后,伉俪情深,十分恩爱,但不久却被毒蛇咬伤致死,让奥菲欧万分悲伤。他用琴声和歌声诉说心中的怀念和悲痛,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无不被他的歌声感动得流泪,但对找回他的妻子却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心下到冥府寻找爱人尤丽狄茜。

“他的歌引起了我们的怜悯,轻轻地飘来,平息了我们胸中的愤懑,快让那门上的铁铰链嘎嘎响,放这位年轻人安全地走进冥府大门。”复仇女神和幽灵们被奥菲欧的琴声和歌唱感动得第一次流下了眼泪,终于大发慈悲,同意放奥菲欧进入冥府,并将尤丽狄茜交到奥菲欧手中。

人琴合一的奇迹之二:

爱人得而复失和失而复得

最后一幕第三幕,奥菲欧拉着尤丽狄茜走向冥府大门,但他一步也不回头,一眼也不看尤丽狄茜,引起了后者的强烈不满和质疑:“啊,可悲的命运!当我期待钟爱我的丈夫看我一眼时,他竟然置之不理!难道你的心把温柔热情全都忘记?还是我已枯萎,失去往日的美丽?”尤丽狄茜伤心欲死,恳求丈夫在她死之前再看她一眼。奥菲欧实在无法拒绝妻子的要求,决心不顾神的禁令转回身,但就是这瞬间的回眸,让他再次失去了尤丽狄茜。尤丽狄茜二度死去。奥菲欧的心情灰暗至极:“我又失去了你,是我把你毁灭,使你和我永远分离!没有你我怎能活下去?没有你我去哪里?尤丽狄茜,尤丽狄茜,一切光明和希望,都在我面前消失!”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歌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但和神话中的结局大相径庭。神话中,奥菲欧想再次回到冥府寻找尤丽狄茜,但冥府的大门向他永远关闭了,他在冥府大门前弹琴哭诉七天七夜,不餐不眠,但对于违反了神令的人,死神和复仇神们没有第二次再动恻隐之心。从此,他隐居山林,永远沉浸在不幸的回忆中。一天,一群妇女遇见了他,她们痛恨他,因为自从他失去了尤丽狄茜,他就断绝了和所有女人的来往。她们用石头扔他,以报复他的蔑视。奥菲欧就这样死于一群妇女之手。后来,宙斯将他的七弦琴放在群星之间。他的灵魂飘扬进冥府,在那里重新找到了尤丽狄茜,这一次他们再也不会分手了。

但歌剧的结局却是,再次失去尤丽狄茜后,奥菲欧抽出一把短剑要自杀,这时爱神出现了,告诉他,“我已经考验了你对爱情的忠贞,前来挽回你幸福的婚姻,尤丽狄茜,快醒来!”尤丽狄茜回到人世,与奥菲欧重续美好的爱情生活,也更加热烈地赞颂爱情:“啊,爱情,像条彩虹,连起我们的生命!啊,爱情,给你痛苦,更给你欢乐无穷!”

生离死别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而爱和艺术却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生死之界河!发生在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的奇迹,也许会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在我们生活中出现!难道我们不该有这样的信念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体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