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历
山海经的主要部分是五藏山经。这是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沿途打听,记录大洪水发生之前各地的山水走向以及物产,为治理洪水、恢复赋税作参考的。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写到某一个地点的时候顺便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当地的故事,以及各山神的长相和祭祀方法。
这种写作方法特别像二十五史中的地理志。也许后来的史学家们写作地理志,最早就是来源于山海经。而在当时还有另外一本历史书名叫《禹本纪》,山海经可能是这本书的地理志部分。如果真是这样,就说明后世的历史记载方式在山海经时代已经成型了。
五藏山经之后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对五藏山经部分的补充,主要讲述了各地居民情况。当然这些居民包括各种生物,比如神、巫、尸、人、动物,也记录了一些发生在这些生物身上的故事。所以五藏山经以地理为主,后面部分则以社会为主。因此这是一本综合性的书。
2、内容
山海经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五藏山经、海经和大荒经。
五藏山经有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东山经,以及中山经。东南西北中每个方向分出了一系列的山系,分别讲述。如《南次二经》《西次三经》等,数字代表的是这个方向内山系的数次。
海外经和海内经互为内外篇,分别讲的是在当时的领土范围之内和之外的情况,为我们展示了气势恢宏的上古时代社会情况。这两部分都是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来写的。海外经部分所涉及的范围大体上在今天中国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像某些资料讲的涉及到了西亚,甚至非洲美洲了。
海内经所涉及的范围,就是当时的政权所能涉及到的领土,而其中核心部分则是昆仑墟,这应该是当时的政治核心。老严分析这部分写的是夏朝,所谓的昆仑墟就是夏朝的国都。
而大荒经所涉及到的范围,是周朝时候的荒服部分,也多数在今天中国的范围之内。比如北方的犬戎在今天的内蒙古,东边的朝鲜其实指的是今天的东三省,等等。当然也有看起来超出今天中国领土范围的地方,但仔细分析是没有超过的。比如大夏,《汉书》的记载是在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以西,但并不代表山海经时代的大夏和汉朝的大夏是同一个地方。
在以上篇幅的最后,还有一篇短短的海内经,这是对前面部分的补充说明。
3、文风
有人认为山海经很难读懂。的确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很多文字包含的信息有重重障碍。但这并不是说文字本身有多深奥,而是距离我们的年代实在太远了,很多称谓都已经变化,很多汉字都已经不再使用,所以造成了读者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文字理解和书中所描写的内容之间的障碍。
事实上山海经是非常口语化的,至少说五藏山经部分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比如作者写到黄河潜入地下的时候,“其源浑浑泡泡”,这就是当时的口语。其他的比如其光熊熊、沸沸扬扬、釆西山之玉荣等,都是口头语言。
4、作者
山海经的作者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对于五藏山经部分,则多数意见倾向于是大禹时代,大禹治水的助手伯益。在大禹治水考察的过程中,记录各地的山水物产状况是伯益的主要任务之一。治水成功之后,伯益把这些文字整理成书。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当时还绘制了图的,所以这本书叫《山海经图》。后来大禹铸造九鼎,把文字内容铭在了鼎上,得以流传后世。老严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而五藏山经之后的部分,作者和所处的年代并不太确定,有人认为作者是商周时期的人,甚至有人认为是西汉时期的人。根据老严的分析,上面说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是要做仔细解析。海内经和海外经是互相照应的,从文风来看也属于同一个作者,可能是商朝时候写成的。而大荒经的文风和后来出土的《穆天子传》的文风特别相近,很可能是周朝初年写成的,甚至作者和《穆天子传》的作者有可能是同一人。
至于最后那几百字的海内经,那非常明确,是西汉末年的刘歆加上去的。刘歆整理过山海经,用来献给汉哀帝。整理完成之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海内经附在后面。
5、社会
山海经所展现的是一个奇特的社会,跟今天的社会组成是很不一样的。
最上层是神。神又分为两,一种是人首蛇身的,一种是其他长相的。其中以人首蛇身的最为尊贵,但是其他长相的神数量更多。根据老严的分析,人首蛇身的神是来自外星的,其他长相的神是地球本土的,但是它们的诞生和外星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时的人分为很多部落,部落的首领毫无疑问都是神。
其次是巫。这个阶层的数量很少,但是因为能够“上下于天”,地位很尊崇,甚至比一些普通的神还尊崇。至于上下于天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般认为是传说中的神能力,老严认为在当时地球上空有个空间站,这些巫师能够通过特定的实施到达那里。他们传达的是神的信息,所以地位非常尊崇。
第3个阶层其实并不算社会阶层,因为它们已经隔离于社会之外了。这些就是死去的神的尸体。神的尸体是不会腐烂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基本意识,所以在山海经中涉及的也比较多,除了刑天之外,都称作“之尸”。还有一部分是神死了之后变做的生物,比如精卫。至于具体是怎么变化的,老严还没弄清楚,老严之外的人都认为是神话。
第四个阶层就是人。那时候人种类型非常多,山海经记载的有一百多种。种族不同,形态各异,能力也各不相同,有一些人的能力在我们看来是超自然的。第五个阶层是动物。动物和人类关系紧密,互为生存。
6、流传
上古时代的很多书都没能流传下来,比如《五子之歌》等,这固然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载体的问题。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上古时代有骨刻文,之后有甲骨文,金文,以及帛书,然后才出现竹简木简。这些形式的书除了金文之外,特别容易散逸。而山海经最初是骨刻文,后来铭刻到鼎上,这就是金文,可能在商周时期被人抄写到竹简上。金文是山海经得以流传到今天的关键因素。一直到刘歆整理的时候,造纸术也还没有发明,也还用的是竹简。经过如此众多的传抄,其中的文字难免会有所变化,导致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并不是最初的山海经,当然主要内容还是一致的。
刘歆整理古典文献的功劳很大。正是因为他,使得很多先秦时代的书流传了下来。但是他的整理其实是比较潦草的,尤其是私自改变了一些字词,比如个别地方把原文中的国改为汉朝时候的郡县,增加了一些在商朝时候不可能写到的内容,比如周文王的坟墓。这些改动严重误导了后世的考证,让人们对山海经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认识很不统一。
7、地位
山海经是我国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图书之一,这本书占有几个第一:第1本历史书,第1本地理志,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字数第一多的书,第1本国学著作,第1本表现上古时代的综合著作。这本书是大多数神话的源头,是全面了解中国上古时代唯一的著作。大洪水之前流传到今天的书只有两本,除了多字的山海经之外,另一本是只有多字的《禹贡》。
所以对国学有兴趣的人必读山海经。而山海经可以说是一切国学之纲,引领后世浩如烟海的国学著作。说得俗一点,连山海经都会读了,学习其他国学迎刃而解,尤其是历史、哲学、诸子百家等。
8、意义
放眼全世界,上古时代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并不多。最早的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是这些泥板书比较早期的已经无法读取。其次是埃及神话和希腊神话,这都是后期个人整理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上古时代真实的历史不得而知。此外圣经旧约也有相关讲述,但是非常简略。
山海经正版全彩插图一套四本精选¥8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而从考古角度来说,上古时代的很多现象是我们今天难以解释的。比如规模庞大而且数量众多的海底城市,甚至一些湖底城市、地下城市;分布世界各地的金字塔,那些科学技术有的我们今天也没有达到。此外世界各地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或者传说,都有上古时代人首蛇身的生物的传说,都有神制造人的传说。这些传说在世界各地出现,肯定不是巧合。
而能够解开上古科技之谜以及各地撞衫的神话传说的书,只有山海经。所以,山海经是解开人类文明来源的密码,是还原上古人神共存时代的通道,对我们正确认识文明循环至关重要。而文明的循环包含了人类的何去何从。所以山海经的重大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