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初期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城市秘密》作者:土哥涅夫
很多人晓得杭州城北的一些大厂搬走了,去年还爆破了一个大烟囱,但是大概时间太长了,大城北最终会变成啥样子,和未来科技城一样吗,和钱江新城一样吗,谁也不晓得。
去年五月份,“城市秘密”在杭州市运河集团的办公室里和未来的大城北打了个照面,再也不能忘掉它的容颜。
▲年2月25日,杭州公布《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内的空间格局图
阳光从帘幕间斜照进来,打在两卷缓缓展开的设计长卷上,这是杭州大城北十大项目的设计图纸,它们俯仰生姿,共同生长,令人惊叹,叫人向往。我们所熟悉的粗犷沉重的大城北,在一群充满理想善于实践的人们手中,正在蜕变,变得轻盈丰富,扶摇而上,它要去重构创造新的生活,要向千年运河投以更好的拥抱和致敬,它放眼百年,接轨世界,面向未来。
如果所有的项目都能按理想实现,那么这块杭州北方的“重地”将完全颠覆我们的认知,在千年运河旁将长出一个世界级的滨水空间,拥有更璀灿的人间烟火,必将成为杭州美好生活的引领地。至此建设项目的主体单位杭州市运河集团,将从纯粹的建设方变成一座理想城市的营造者。那么大厂消失后的大城北,到底会长成啥样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大美城北摄影余文华在城北住了一辈子的老沈如今有个习惯,每天吃过夜饭,都要出门沿着运河绿道走上一圈。这一来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来也是想见证城北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如今干净整齐的街道、车水马龙的景象不同,老沈小时候,家附近是一片厂房林立的工业区。作为建国后杭州打造生产型城市的主战场,城北运河两岸曾经分布着杭钢、杭玻、杭州炼油厂、半山电厂等一大批工厂。它们成就了这片区域长达半个世纪的辉煌,也为后来城北的转型留下了诸多难题与挑战。时任杭州市运河综保中心主任胡红文清楚地记得,年自己刚从别的部门调来参与运河整治工作时,曾经的“十里银湖墅”早已不复昔日的繁华。当时运河两岸大小工厂夹杂着各类民房,一眼望去混乱又破败。▲旧时运河两岸与整治后的对比摄影阮晓、子夷
作为杭州的母亲河,运河的状况令人揪心,也促使杭州在全国率先启动运河综保工程。经过20年的治理、保护、改造,运河两岸重又焕发生机。特别是年运河申遗成功和年G20峰会的召开,城北的营建开始步入加速度,城市界面逐渐脱胎换骨。
最近,听说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小河公园等标志性项目将在9月杭州亚运会前全面建成,这让老沈很是期待。其实这只是城北蝶变的第一步,后续还将有更多地标项目相继落成,区域气质也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这些项目是怎么来的?大厂消失后的城北,到底会长成啥样?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要搞清这一切,还得从20年前说起。
”
▲雪中拱宸桥摄影
ck陆
年,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年轻的工程师刘欣接到一项任务,参与运河新城的规划。当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此将与这条河、这座新城深度绑定,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上演各种爱恨纠缠。
此时距离杭州启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已过去了9年,在这期间,杭州市成立了运河综保委员会。在实施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中,杭州提出了“三大目标”作为保护和利用的最佳生动实践,即“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小河直街内的酱园及运河边的晨练人摄影
周佳清、豆子
而随着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大兜路历史街区、香积寺等为看点的“一寺一厂三区三馆五街九路”系列重点项目的相继亮相,运河主城段的综保工作渐入尾声,运河综保委(运河集团)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石祥路以北的广阔区域。
不同于主城段绣花针式的微改造,城北段由于聚集了大量工厂企业,城市界面更粗犷,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也更突出。正当大家思考如何在这片全新的天地里推进综保工作时,杭州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迪拜的风潮,提出要在全市建设20座新城、个综合体。
▲上世纪80年代杭州地图上的大厂大多聚集在城北
受此影响,有关方面开始谋划运河新城,想借鉴钱江新城的做法,为城北打造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实现拱墅、余杭两区的联动开发。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一批像刘欣这样的专业城市规划人员开始介入到运河两岸的营建中来。
城北开发最初的重心是围绕杭州炼油厂地块展开的。参与了杭州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杭州城规院原总工汤海孺回忆,当时市里曾计划将杭炼关停并转,然后在其基础上规划营建运河新城。但规划赶不上变化,由于种种原因,杭炼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马上搬走。同时,以杭钢为代表的众多工厂企业也如座座高山,矗立在新城周边。距离规划范围仅一公里的半山电厂,甚至还有五个冷却塔在发挥作用。
这些都导致大城北在空间上支离破碎,别说是运河新城的整体营建了,就连路网的贯通也因为铁路的切割、大厂的阻隔而难以推进,只能局限在康桥路以北的区域。
▲杭钢旧照摄影
章胜贤、阮晓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运河西面勾庄区域的北部新城由于没有大型工厂的影响,板块逐渐成熟起来。不仅4号线、10号线等多条地铁相继动工或开始规划,北部新城还与城西科创、大江东一道,作为新增的3个城市副中心,被写进年修订后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官方认证”的城北副中心。这对于所有参与运河新城规划营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万里之外的卡塔尔首都多哈传来喜讯: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申遗成功,令运河重回城北C位,而紧接着年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则帮助城北扫清了营建的最后阻碍。
为了确保峰会的顺利召开,浙江省及杭州市强力推进各类工厂及污染企业的搬迁。年12月22日,屹立城北58年的杭钢半山基地熄火。以此为标志,包括杭炼、杭玻等在内的一大批企业陆续迁离,半山电厂也完成了去工业化改造。
▲大运河上的沙船摄影
肖奕叁
这就为城北的重新规划营建腾出了空间。随着半山脚下的杭钢板块也被纳入规划范围,一座东起国道东侧的杭钢厂区边界,西至上塘高架,南到石祥路,北抵康桥路,涵盖运河两岸,面积达到15.6平方公里的大运河新城,大运河新城相当于原来的运河新城+杭钢新城,由此在杭州城北破土而出。
对于运河综保、城北营建来说,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
国家层面,于当年开始谋划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后申遗时代”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方向。
而在杭州,1月10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北建”战略,要求高标准推进大城北区块建设,加快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塑造世界级文化地标,充分展现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将城北建设成为“展示我国城市有机更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从拱宸桥眺望运河湾摄影
子夷
如果说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及随后G20峰会在杭州的召开,激活了城北的基建细胞。那么年“北建”战略的实施,则是城北腾飞的开始。
之前,城北开发侧重于“补短板”。作为传统工业区,在杭钢搬迁以前,大城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较之城东、城西、城南都要落后很多,城建欠账一大堆,亟待弥补。
▲年开始启动,历时两年,年底刚竣工完成的运河体育公园,在亚运会时将作为比赛场馆之一。摄影
解立坤
然而随着“北建”战略的出台,城北的地位骤然提升,以“补短板”为落脚点的相关城市规划显然已跟不上新的形式,必须要以“树标杆”的思路重新开展城市设计。
彼时,市运河集团在15.6平方公里大城北核心区范围内,又划出了一片3.5平方公里的示范区,通过竞标,由国内知名的艺文策划公司北京天安时间艺术中心和曾操刀深圳前海湾腾讯总部园区的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组成联合团队。前者负责示范区艺文内容的策划,后者则主导示范区具体的空间规划。年3月,大城北示范区概念正式提出,定位对标香港西九文化区和上海徐汇滨江。
这是非常有胆量的行为,不再是一轰隆造房子,而是先梳理土地文脉,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标世界先进经验,然后策划区域定位,再规划各项目的责任和使命,最后才是开工建设,形成精神气质一以贯之的场域空间。
▲大城北核心区与示范区范围
带着“树标杆”的使命感,市城规院与联合团队一起认真梳理了之前几轮运河新城的设计方案,捡拾出其中散落的珍珠,如运河湾综合体、平炼路景观大道、杭钢站TOD等,并根据“北建”的新要求对其进行了定位调整和规划升级。
在此基础上,市运河集团又增添入包括大运河博物院、小河公园等一批新项目,炼油厂地块也被重新规划为大运河未来艺术与科技中心。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示范区业态的多样性,被寄予厚望的城北地标项目也最终拥有了十颗“龙珠”。
年年初,杭州市政府批复了整个大城北核心示范区控规,与此同时,十大项目特别是文化标杆项目方案国际征集,四位一体(城市规划、控规调整、方案招标,国际招标)同步推行。预计在年年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样板基本建成。年十四五规划,示范区全部建成。
▲大城北示范区十大项目区位图与鸟瞰概念图
大运河新城的十大项目,经过几轮微调,年底杭州市确认了以下十个:
1.小河公园2.京杭大运河博物院3.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4.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5.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6.运河老城区段30.4公里(石祥路——钱塘江)综合提升工程7.大运河未来艺术与科技中心8.运河湾TOD9.杭钢站TOD10.大运河生态艺术岛
给你们看看这十颗“龙珠”里的其中几颗,它们会这样一一出现:
█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
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项目长约5公里,宽度35.5-50米,作为大城北示范区首批亮相的标志性项目,计划在今年亚运会前建成投入运营。这条路东达杭钢半山基地,西抵大运河,串联起北部新城、生态岛、炼油厂、杭钢及半山等五大区域,联通良渚文明与运河文化两大世界遗产,形成具有历史文化魅力的“年轮带”。
█小河公园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亲自操刀设计的小河公园,是藏在都市里的谦逊。它的跨运河人行桥和公园内的云棚蛛网联结将是最吸引人的两大亮点。占地不到5公顷的小河公园,保留了4个历史仓库和7个油罐,在三河交汇处,向历史鞠躬。它被定义为特色文化地标公园,小而精,美而强,一期也是计划在亚运会前建成开放。
█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
这个景观带初期规划18公里,叫做山水环链,之后纳入了宣杭铁路段的独城公园,长度达到24公里,它意味着东边的杭钢河和西边的电厂河与大运河之间全线贯通了,皋亭之水和钱塘江可以再通款曲。景观带沿线设置了若干个文化活动主题的水岸活力公园,形成了集观光、休闲、文化体验,跑步、骑行、慢行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生活化的公共空间。这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到年底全线贯通。
█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公园
杭钢工业旧址公园是著名设计师四川人刘家琨在浙江操刀的第一个项目。他在设计这个项目前去了一趟吴山,豁然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文科出身、写过小说的刘家琨,曾以诗意的文辞描述心中的新园林:“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他用钢铁的概念打造山水环链、廊塔阁桥、亭台楼榭,打破了陈从周以来对于“园”的定义和认知。
未来的杭钢旧址公园,将不再是古典的私家园林,而是一个“当代活力园林”,一片公共空间。它构成了一个新系统,一种关于城市有机更新的全新理念,把杭钢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还给世人,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来此地休憩、娱乐、生活。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个钢铁迪斯尼,连潜水项目都能有,杭钢旧址公园是一处把“工业锈带”锻为“生活秀带”的尝试,它将留下很多传说。年底,它面向公众试运营。
█京杭大运河博物院
十大项目里最早启动的是京杭大运河博物院。这个由曾设计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罕见参与竞标并最终操刀的项目,被一些人赞誉为“水上鸟巢”。设计者通过抬高建筑主体,最小化与地面接触的结构元素,把博物院悬停起来,以一道中国书法的优雅笔触,征服了评委,也惊艳了杭州。远远望去,博物院仿佛悬浮在运河上,而它那由大型凹面铸琉璃组成的外立面,又与运河水互为倒影,两者浑然一体。
根据时间表,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将在年底投入试运营,并于年,跟整个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一道最终全面建成。
█运河湾商业综合体
▲运河湾国际旅游休闲综合体概念效果图
这个最早确定的地标项目,在经过5次规划调整后,最终会以国际旅游综合体的形象屹立于运河之畔。作为整个大运河新城重量级的商业综合体,运河湾国际旅游休闲综合体是大城北示范区南端最重要的高品质旅游休闲版块,是串联大运河新城板块与老城区段重要的公共服务配套枢纽。项目总用地面积27.21公顷,建筑面积51.8万平方米,以打造休闲商业中心、国际游艇中心、水上旅游集散中心“三大中心”为特色的国际旅游休闲综合体为目标,利用滨水特色空间,结合内港资源,导入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特色商业等核心功能业态。
运河湾北区将会有很多住宅区,人们走出家门,即可漫步在大运河滨水公园,在街头图书馆驻足。
▲运河湾生活意向图插画
朱小贱
运河湾区则以购物为主。码头集散地与水路连接,人们自此进入运河湾的大市场,感受具有工业元素的餐馆、水表演、微气候亭等各种街区玩乐,甚至还能看到杭州的私人游艇码头。运河湾项目一期已于年底开工,计划年底建成运营。
▲运河湾一期概念效果图
可以想见,从现在起到年,整个城北将呈现一派怎样繁忙的营建景象,曾经模糊的城市界面势必“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更重要的是,那些因为运河新城进展缓慢而一度牢骚满腹的市民,如今需要的就是耐心,去见证区域价值的嬗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来不是、也不该是一句空话。
运河申遗成功及“北建”战略的提出,大大提升了城北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综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尽管城北集聚了大片存量空间,但在具体操作上却不能搞大拆大建,而是得首先强调保护、传承、利用,这样才符合“成为展示我国城市有机更新成果的重要窗口”的北建目标。
▲运河文化艺术中心、运河大剧院实景图摄影
潘欣锐
在此前提下,如果继续沿用过去产业服务为主的定位,或者像其他新城那样主打商务办公,既难以协调综保的要求,也无法凸显城北的与众不同。于是在考察了香港西九龙艺术区和上海徐汇滨江后,规划团队最终决定将示范区往文化方向上靠,围绕大运河的文化枢纽作用,看重河流对城市的赋能和激活,把工业遗存进行整理和焕新,改善两岸人民生活,迎接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到来。
就这样,曾经的杭州城北工业区,开始了向“艺文城市”的探索与转型。而十大标志性项目在这方面则起到了先导和标杆的作用。但现实还是非常骨感,杭州人一想到大城北的原住民,第一反应并不具有艺文特质,没有本地的艺文基础,这就需要新鲜年轻人口的导入,用世界级的项目和持续不断的城市运营去吸引。
▲未来艺术与科技中心概念(原杭炼地块)效果图
但见过世面的Z世代,岂是说登台就登台的?出于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反叛,也可能是汲取了嬉皮士前辈“只顾脑子、不管肚子”的教训,信奉“都要”的年轻人这次希望能够一次踏入两条河——一条是可以丰富精神世界的艺文之河,一条是能够满足物质享乐的生活之河。
前者,运河集团和十大标志性项目已经打下了基础,而后者,则主要得交给市场。毕竟市场的嗅觉最敏锐,那边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刚提出,这边厢就已有市场主体纷纷宣誓要转型做“美好生活营建者”,这中间有些只是喊喊口号,有些则是真的在下苦力、炼内动。对城市和区域来说,能遇上后者,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气。而大运河新城无疑可算是个幸运儿。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当大运河新城确定了“艺文城市”探索方向的时候,有一家公司也在进行着同一方向的大胆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它们的相遇还要再等上几年。
▲运河湾边的大运河音乐公园摄影
子夷
当时,后者还在经营西湖。主城区的多年耕耘让它在高端客户中获得了美誉度,但其并不满足于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希望可以通过项目的雕琢赋能城市,成为助力“城市核心发展”的重要建设者,他就是中海。
或许是因为名字中带着水,中海跟杭州的江河湖海特别有缘。自从年进入杭州市场,中海兜兜转转已经在西湖之畔、钱塘两岸开发了多个经典项目,唯独不曾邂逅大运河。而在杭州江河湖海的序列中,大运河又是仅次于西湖的城市IP。于是在完成黄龙北游之后,中海便携带其在中高端客群中的口碑,马不停蹄地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在城北接着讲述“人、河流、城市”的新故事。
▲中海地产在杭州的产业布局
与流金淌银的钱江、汇财聚宝的西湖不同,运河向来是市井的,烟火气的,即便如今加入了艺文的新元素,它也依然是可亲近的——这种亲近感,既来自空间距离,也离不开心灵契合,而中海无疑深谙此道。所以尽管与运河是初次见面,但中海杭州参与大运河新城营建的处女作——河映云集,一出手就展现出了其对于城北区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运河空间距离的精准把握。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河映云集的选址,不仅一眼能望见运河,跟大运河新城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的运河湾商业综合体更是只有一步之遥。
▲中海·河映云集区位图摄影
子夷插画朱小贱
说到运河湾,其规划是令人炫目的,但站在老沈等原住民的角度,光有这些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是不够的,还得有幸福感的社区和打通“最后一百米”的社区型商业综合群落。
社会人类学家项飙曾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一文中怀念消失的“附近”:地理意义的“附近”已经转化为数字意义的“附近”,公共领域的塌陷,这被称作“消失的附近”。当我们回到家,却对身边的邻居没有丝毫的了解,居住的社区正在变冷,大多数人与附近的链接越来越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海的设计师们借鉴了波特兰·哈萨洛8号“环境友好型社区”的理念,致力于营造亲密友好的生活场景,让消失的“附近”回到日常的社区脉络之中。
▲哈萨罗八号是波特兰最大的综合单体项目,也是全球首个获得LEEDv.4绿色社区白金认证的项目,它将波特兰欠发达的城市商业区转变为充满活力、生态友好、24小时开放的社区。图源
PLACE
所以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小区,河映云集不仅拥有约平方米的商业街区,还规划了约平方米的邻里中心,包含农贸市场、体育健身点、文化活动站、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卫生服务站。它们的存在,织补了城市、街区与社区之间的间隙,在导入新鲜人群的同时,以友好、温暖、文明的方式,参与城市设计,助推板块蝶变,实现与“艺文城市”的同频生活。
▲河映云集概念效果图
“未来,我们希望在社区每人就能拥有一家咖啡店,零距离享受一天24小时不同的精彩。早晨,在粤式餐厅享用丰盛早餐;工作间隙则可以来一杯咖啡提神醒脑;到了晚间,忙碌了一天的你可携手家人在轻音乐茶餐厅享用一份牛排或日式料理……”
中海设计师的话,勾勒出一幅亲密友好的生活场景,也让人看到中海的追求:在流淌烟火与未来的运河之畔,创造杭州生活方式新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