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名词,泛指今天的*甘肃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大部分地区主要在今天的*。中国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和西域产生了经济文化联系,我国很早就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外交的范围。
西域的国家和民族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精神物质成果,他们和中原王朝的联系推动了西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古文明的传承与进步。
一、先秦时期西域的民族
由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古代史料典籍较少,特别是关于西域地区更是非常稀缺,中原与西域的正常外交往来事迹相对模糊。
不过根据现代考古学的研究发现,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这个时候的西域已经存在很多不同的氏族部落,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与中原王朝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可一较高下,工农业、金属冶炼以及基本的商品市场交换初具规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氏族部落经过不断的分化聚合形成不同的民族。
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西域的民族种类,从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先秦时期西域居民成分鱼龙混杂,欧罗巴种主要占据西域的西部地区,且人数占优逐渐向西扩张;蒙古利亚种主要生活在西域的东部地区,且逐渐向东扩张;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的欧罗巴与蒙古利亚混种。
他们在今天的*地区相互交汇发展,至春秋时期双方以哈密地区为界,逐渐演变出后来的西域各国民族。
我国先秦时期并没有信史,但典籍存在西域相关的记载,比如《穆天子传》中有“赤乌之人”“曹奴之人”;《山海经》中有“大夏、竖沙、居繇、月氏”;
《逸周书》中有“昆仑、狗国、大夏、莎车”等,以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为例,书中假托周穆王西征叙述从都城洛阳到西域的旅途,当时人观念中的最西方是“西王母之国”,但未知其具体位置和名称。
除此之外,古希腊后期的诗人阿里斯铁阿斯曾在旅行长诗《独目人》中描写过西域,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中亚北部的基本情况:大致在中国的春秋末期,阿尔吉帕人生活在中亚哈萨克丘陵地带、伊塞顿人居住在伊犁河流域、阿里马斯普人生活在阿尔泰山山麓以西。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西域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聚居地区。
二、先秦诗歌典籍的中原西域交集
受历史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官方正史中对于先秦中原与西域之间联系的记载稀少,今人大致只能从《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尚书》和《楚辞》等零星文献来补充当时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动态,尤其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曾经集中描述过西域的山川地理。
按照书中的记载,当时的中原人对西域记录和印象最深的是的昆仑山和罗布泊,比如《山海经》中的“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记录了西域的昆仑山,还有“敦薨之水”“泑泽”以及“燃火之山”。
据现代专家的研究和考证,“敦薨之水”指*库尔勒的孔雀河、“泑泽”指今天*的罗布泊,而“燃火之山”指的是吐鲁番的火焰山。
春秋战国时期,昆仑山的模糊概念逐渐在中原人心中萌芽,但仅限于听说阶段,比如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由于长期生活在南方,没有亲身到过西北地区,所以他在的诗歌里多次想象昆仑山的模样。
在长诗《天问》和《涉江》里,他把昆仑山想象成充满神秘感和巍峨雄伟的人间仙境,同时表达了对昆仑山的赞美和向往。
《竹书纪年》和《史记·周秦本纪》中都记载过周穆王西巡至昆仑山之事,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则记载得更加详细,周穆王西巡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年,他沿途接触西域各部落的首领,将青铜器、丝绸等中原特产拿来和西域各部族的牛羊、美玉等贡品进行交换。
到的目的地之后,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并以中原丝绸绢布相赠,西王母还礼献歌以示感谢。
商朝的初期国势强盛,国君经常会受到来自西域民族或部落的朝贡,在*治上接受商王朝的领导与统治,这一点在《诗经·商颂》中有所体现。通过这种零星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结果。
我们认为,中原和西域的往来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并为之后的秦汉时期的文化交往产生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双方保持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先秦时期的中原西域贸易交流
由于中原与西域双方地理位置的差异,两地的经济类型和发展模式区别很大,西域属于典型的北方游牧畜牧经济,但存在少量的农耕地带;
而中原王朝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农耕经济更发达一些,畜牧则局限于家养等小范围内,所以两者的互补性就比较明显,且统一于整个中国的领土之中,不能分割。
在先秦中期的商周时期,为了满足中原上层奴隶主贵族的精神享乐,朝廷会在官职体系中设置专门的采购官员和机构,尤其是当时西域的*昆仑玉质地优良,吸引了上层社会极大的向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