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教小知识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复制链接]

1#

有一种教育叫,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们慢慢长大。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描写过一个梦幻般美丽的场景,每次想到那个场景,都会觉得温暖。一个5岁的小孩,用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旁边,男孩的祖母不停地骂他慢。

龙应台说:“不要紧,阿婆,让伊慢慢来。”龙应台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儿;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丛丛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曾经,我们小时候也会经常听到父母说:“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要细嚼慢咽,小心噎着”。可是,这些年,不管去哪个朋友家做客,还是自己周遭的声音,更多的是“快点儿吃饭”“快点儿做作业”“快点儿睡觉”“怎么这么磨叽”。

问题

这孩子咋就这么慢?到底应该遵从谁的节奏?

看到两岁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花上5分钟才能吃进去一口时,你是不是在一边按捺不住,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

三岁半的儿子每次洗澡前都是磨磨蹭蹭,不是坚持画完手里的画,就是要把乐高积木搭好,或者只是毫无目的地慢慢折一张纸,你是不是很抓狂?

原因分析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

因为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都是不同的,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是父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促使父母按自己的生活节奏、自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但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孩子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他的生理节奏。一些父母看到的只有竞争,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中看到了他的将来。于是,不停地催促孩子的慢行为,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被迫过快,就影响了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就会造成损害,最终让孩子种下了将来引起焦虑的隐患。过度被父母催促,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可能产生两种后果:1、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2、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来回应父母的愤怒。

解决问题

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现状使父母找到适合孩子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身为父母应该陪伴孩子一起去试错,并且逐渐去期待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尽己所能,克服社会上这种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降低自己的焦躁感。

从孩子成长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过早的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放慢速度是为了能更好地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所以,放轻松别着急,你的孩子不是故意磨蹭的,他只是现在有点慢。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