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龙华先生因病辞世,享年90岁。朱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倾力投入于世界史研究,为世界史学科建设贡献一生。商务印书馆与朱先生结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出版了由朱先生翻译的哈蒙德《希腊史》,撰写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千古名城巴比伦》《杰出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希腊古典雕刻》等多种图书。朱先生对于我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知识丛书”等重要出版工作,给予了热情、持久而无私的支持。先生矢志史学,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于杏坛之上,亦广播学林新知于书籍之中,孜孜不倦,垂范后人。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史学大师,一位可亲可敬的智者和长者。今节选刊发朱先生为所译《希腊史》撰写的序言,以为纪念。
如果说20世纪初的口号主要是“重新改写希腊史”,那么到20世纪中叶这一改写已落实到一些杰出的著述中,本书一一哈蒙德的《希腊史:迄至公元前年》便可被以为是其中之一。
——朱龙华
N.G.L.哈蒙德(Hammond)是英国著名的希腊史研究家,他在20世纪50、60年代相继担任两部英国最重要的古典史学巨著一一《牛津古典辞书》和新版《剑桥古代史》的主编,就充分说明了他在希腊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与此同时,他还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请,写了这部长达70多万言的《希腊史》。本书初版于年,年出了第二版,以后多次重印,受到广泛欢迎,被公认为20世纪希腊通史著述的重要成果之一。哈蒙德此书所以成功,除了文笔精练清丽,不失古典风范而外,更重要的是他能综合融汇上述各方面史学考古研究的进展于一炉,既立足于希腊又放眼于整个地中海文明,既充分重视考古研究又全面利用了古代文献,考据精确而又眼界开阔,从而能把希腊历史从远古到公元前年的长期发展较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史学界出现的新趋势是走向新的综合。各种对立的学派和观点取长补短、互为促进固是一种综合,考古新证与传统史料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是一种综合,史实校订和规律探索并行不悖、异曲同工更是一种综合······但归根结底,这种新的综合的大势无非是历史科学本身的进展已达到万流归宗的地步,即归结于对历史事实本身的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理解。若说哈蒙德此书反映了较新的史学研究的水平,也是指其具备了这种综合与理解而言。因此他这部书受到各国和各方面史学界的欢迎,也受到东西方学术界的欢迎。
献祭赫尔墨斯像F.Bronnikov
······
一部好的希腊史,应该对这些特殊历史条件的复杂、辩证关系有所交待,哈蒙德此书可算一个佳例。虽然作者恪守叙事为主的古典史学传统,但他根据丰富的考古资料,结合他已充分掌握的古史文献,对希腊文明形成之际的情况做了较全面的介绍。本书第一卷介绍的“远古诸文明(主要是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19世纪末以来考古发现为希腊古史增添的新篇章。······此后,在迈锡尼文明衰微之际侵人希腊并导致这一文明覆亡的新的一批移民,以及由这些移民引起的本地居民的大迁移,才彻底改变了希腊历史的布局。这些移民的主体一一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才是未来创造希腊文明的真正的希腊人。在这个移民大浪潮席卷而至时,希腊各地一度进入了黑暗时代,国家覆亡、城市毁灭、文字消失、商旅断绝,可是在这一片“黑暗中却孕育着新的希腊文明的胚胎。这些移民犹未建立国家,仍生活于*事民主制之下,却使用着得自东方的炼铁术制造的武器与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大移民浪潮及它所促成的黑暗时代却为我们上面所说的希腊文明产生的历史机遇开辟了道路,其作用不可小视。哈蒙德在本书第一卷中以专章论述大移民,可谓慧眼独具。他着重指出了移民使用铁器和过着部落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此后出现的新的希腊城邦勾画出一幅确切而具体的历史背景。
雅典学院拉斐尔
本书第二卷“希腊的复兴便是详述新的希腊城邦如何在奋斗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既没有忽略东方的影响和商业的发展,也充分注意到各城邦之间、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之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巨大差异,但在共同的历史机遇之下,数以百计的希腊城邦都或多或少地具备我们所说的希腊城邦的四大历史特点:小国寡民而始终保持独立、奴隶制商品经济相对发达、民主*治或公民*治的建立、古典文化的繁荣。本书第三卷“希腊的凯旋就以希腊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的入侵为主题,进一步描述了希腊如何凭靠其独具一格的城邦体制而走向光辉的顶点:伴随着反抗波斯的*事胜利,是雅典奴隶制经济和民主*治的充分发展,希腊文明多方面的前无古人的成就。
······本书后半部分(第四卷至第六卷)体现了······希波战争之后百余年间的希腊史实质上是城邦体制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而堕入危机的历史。然而,城邦的危机又是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所以,这时期*治上虽然动荡,经济和文化仍然高涨。哈蒙德也充分认识到这种辩证发展关系,断言称这时为衰落完全不符实际,“希腊文明像过去一样浩荡奔流。这是一个在*治、哲学、文学和艺术上大胆试验的时期。”(第五卷第一章第一节)其实,通常所谓的希腊文明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此时完成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斯提尼都生活于其间,更烘托出城邦危机与奴隶制经济繁荣之间的反差与对照。由于实际上已意识到我们所说的这种规律性发展所起的核心作用,哈蒙德对这后半部分的希腊史的描述也是相当出色的,尽管头绪纷繁,细节充盈,却能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动乱之中有创新、迷惑之中有解放的五彩缤纷的画面,同前半部的昂扬上进共同组成希腊古史动人心弦的篇章。与之相伴的是,他对亚历山大建立帝国的成就也能从历史必然的角度给予正确的评价,虽然难免多少带有从西方看世界的偏见。
描绘苏格拉底的壁画古希腊以弗所博物馆
本书的另一优点,对我们说来也是特别有用的,便是它对有关文献史料的征引相当完备。哈蒙德曾以充分考核史料为本书写作宗旨,他在这方面用功的勤苦、学力的深厚素为国际史学界推崇,而深入之后能浅出、繁博之上见简明,却又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因此,凡某一史实于古典文献有征之处,无论多寡他都详予罗列,但这些征引出处又不等于直接引文,只是提供读者做进一步探讨研究之用,因此提到的文献虽与史实有关,却不一定观点一致,多种出处彼此之间也有差异甚至矛盾之处(为了保持行文的简洁,哈蒙德对注释出处一律用简称,我们翻译时为保持原文风格也做了相应处理,这方面问题较多,下面另附专文详加说明)。哈蒙德觉得这样一来可引起读者去检索古籍、接触原始资料的兴趣,他的这个希望对于我们中国读者说来应更富有启发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西方古籍的了解仍非常有限,哈蒙德此书比较丰富的古籍出处征引对我们的学习研究就有“按图索骥”的功效,岂不是特别有用么?虽然对古籍旁征博引并非评价史学成就的唯一标准,哈蒙德此书重视古籍的倾向却不失为新史学的综合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面,也是我国有关研究亟待加强的一面。
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神庙Waterhouse
我国世界史学界的老前辈齐思和、周一良、吴于廑、胡钟达先生对本书的翻译工作十分关怀。译文初稿是在“文革”期间抽空完成的,当时依据的英文本是年的初版。后来,我们看到了年的再版和年的重印本,发现第一卷的第一、二章有较大改动,因当时我正在美国讲学,遂请郝际陶同志据新版改译了第一章第一节的前数页和第二章第一节以及附录2一8,并对大部分译稿做了初步校阅。后来,经林志纯先生协助,又请程庆昺同志对全书译稿再校一遍,最后由我定稿。由于我们都忙于其他工作,此书译、校竟拖延20余年之久,深感成事之不易。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对本书的翻译工作自始至终给予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译稿将难以完工,在此谨向编辑部有关同志致以深挚的感谢。尽管时间拖了很长,最后定稿仍感仓促,疏漏在所难免,尚祈海内外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朱龙华
癸酉清明于北大畅春园
(本文为《希腊史》译者朱龙华先生为该书所写中译本前言,此处有删节。)
《希腊史:迄至公元前年》
(英)N.G.L.哈蒙德著
朱龙华译
商务印书馆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