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豆瓣网友谈起一件事:有学生家长在读了《伊索寓言》中螃蟹掐死坏心肠蛇朋友的故事后“深感不安”,于是打当地市民热线电话投诉,要求出版社删除此篇并追回全部已出版书籍。出版社表示以后出版的《伊索寓言》会对这个故事情节做一些修正,但已经出版的无法召回。没想到这位家长二次投诉,说自己通读了《伊索寓言》后,认为其中充满了暗黑童话,会给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要求全面下架《伊索寓言》。
对此有网友表示,家长的投诉纯属多此一举,照这么搞,四大名著也得瑟瑟发抖了,但也有人觉得,就事论事,这个寓言是在教小朋友要亲手制裁那些和自己聊不来的人吗?
那么您觉得伊索寓言被家长投诉,冤不冤?
观点交锋现在开始
最近在豆瓣见到一位网友谈到一起怪现状:
有学生家长在亲自读经典作品《伊索寓言》之后,认为该书籍中有不适合孩子的内容。他指着其中一个故事说,“会给自己的孩子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
一部流传两千多年,被全球读者阅读,被奉为经典儿童作品的书籍,在一位家长眼中,竟成了给孩子的“毒草”。这是这位家长的问题?还是《伊索寓言》的问题?
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伊索寓言》条目下关于“伊索”的故事:
伊索(Aesop-B·C)在基督诞生前约年,也就是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
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以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
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的一面;
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
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伊索寓言》故事一:鹅与鹤
鹅与鹤一起在田野上觅食。突然猎人们来了,轻盈的鹤很快飞走了。身体沉重的鹅,没来得及飞,就被捉住了。
这故事是说,一无所有的人无牵无挂一身轻;而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财富却成了他们的负担。
《伊索寓言》故事二:蜜蜂与宙斯
蜜蜂不愿把自己的蜂蜜给人类,便飞到宙斯面前,请求给他强大的力量,可以用针刺死那些接近蜂窝的人。宙斯对他的恶意十分气愤,便使蜜蜂只要刺一回人,蜂针就断了,自己也随之死了。
这故事适用于不怀好意、自食恶果的人。
你给孩子读过《伊索寓言》吗?
你认为儿童读物应该全部呈现真善美
还是正视复杂的现实生活呢?
来源:网络大家都在看广西破获首例“套路嫖”案,上千男人这样被骗!以为是那样,其实是……南宁路边惊现“堆成山”的小龙虾!还有人捡走了,这能吃吗?致歉关停!女大学生被诬陷成“海王”遭网暴?后续来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