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秋诗会ldquo我和我的祖国rd [复制链接]

1#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漂泊与归乡

作者:吴一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港、台的商务印书馆都出版过一本英汉对照的《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ythsofGreekandRome》,不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购买版权,出版了此书的简体中文版。神话是人类祖先的集体创作,在世代口耳相传中不断被改编和完善。希腊罗马神话更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时至今日影响力早已跨越了时代和地域。这本《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在浩如烟海的希腊罗马神话中精选有关天地开辟、诸神由来和诸神及英雄们的最重要的一百则故事,每篇短小精悍,可使人一览希腊罗马神话的整体脉络。翻译语言之娴雅优美,正正契合希腊罗马神话的隽永气质。

这本书的译者,是研究美国文学的泰斗、翻译家陶洁先生领衔的四位学者,其他三位分别是当时就职于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李淑言、丁少良、李志昌。陶洁先生译作颇丰,其译笔诠释了文学翻译之美,她翻译的福克纳(WilliamFaulkner)《圣殿》(Sanctuary)更作为翻译文学作品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今年,香港商务印书馆抽取《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的中文部分并作校订,又以《精选希腊罗马神话》的书名出版了这本文学经典、普及读物的新版本。舍去英汉对译版本的语言学习功能,本书依然深具可读性,出版中文译本,更重在展现四位译者创造的翻译文学之美。

希腊罗马神话的主人公主要有神祇和英雄两类。这本迄今已有四个版本的希腊罗马神话选译本的的前半部分,多收录奧林波斯(Olympus)山诸神的故事。诸神的形象,实为古希腊罗马人对人性善恶美丑的演绎,譬如众神之王宙斯的蛮横多情,众神之后赫拉的美丽善妒,太阳神阿波罗的丰神俊朗,月亮神阿耳忒彌斯的自在慧黠等,无不展现了远古先民瑰奇生动的想象力。虽说刻画着世俗人性,但这些诸神恋爱、争吵、惩罚、嬉戏的故事,还是在想象力构筑的诸神时空中展开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而到书的后半部分,随着众多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确有其名的英雄的登场,希腊罗马神话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渐渐浮现——原来,神话固然天马行空,却也与历史紧密纠缠,与它诞生的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雄传说,主人公虽然往往是历史上的部族首领、战争英雄等,但与历史真实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在神话中,这些英雄经常是宙斯与凡间女子所生的孩子,他们的历险征程充满了斩妖除魔的神异色彩,也会得到神灵的协助,最伟大的英雄死后会晋身为神。或许,把神话的浪漫掺杂于历史的真实,于抵御人生苦难之力量尚且弱小的远古先民而言,正是一种寻求慰藉的方式。这样一来,当英雄们因为部落仇杀、城邦衰亡等原因踏上坎坷流浪之途,甚至走向死亡,其中的绝望气息,仿佛就少了一点,因为还有神话想象空间的救赎。然而依然可以看到,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们,即古希腊罗马时代最杰出伟岸的人类,往往在地中海沿岸古老的土地上,争夺、复仇或赎罪,去国或归国,被放逐或寻找依归……有的最终只能归于飘渺的死亡之乡。扑面而来的悲壮气息,原来是人类自诞生不久即有的命题,今天依然能以其恒久而震荡人心。

例如在今天也流传甚广的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冒险故事。本应继承王位的伊阿宋因为被不仁的叔父陷害,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王国,驾着阿耳戈號放洋。好在途中他得到科尔喀斯国的公主美狄亚的帮助,成功夺取了金羊毛而得以复国,并杀死了篡夺他王位的叔父。然而,伊阿宋虽然勇武,却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后来对美狄亚变了心,这也就使他的复国故事虽富有传奇色彩,却少了崇高气魄。相比而言,后来成为雅典国家的奠基人的忒修斯前往雅典寻父的历程,则更纯粹地彰显了英雄主义。忒修斯自出生即被隐瞒身世,寄养他乡,但他成长为“强壮、聪慧而又谨慎行事的年轻人”后,拿着父亲的信物,不畏艰险回到故土雅典。一路上,他“从不主动挑起争端,但对敢于欺凌他的人必定进行报复”,回到雅典后,他的功绩收获了雅典人盛大的歌颂。从忒修斯的故事,可见当时人们的英雄崇拜中,是蕴含着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的。

有些则十分悲壮。正直机智的俄狄浦斯王被命运捉弄而杀父娶母的故事,可能是在后世最负盛名的古希腊悲剧。而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归宿,恰是被故乡忒拜放逐,无所依归而死——“他挖出自己的双眼,离开忒拜四处漂泊。人们畏惧他,抛弃他,只有女儿孝心不死,忠诚地追随着他。过了相当漫长而艰辛的流浪生活,俄狄浦斯的悲惨生命才得以结束。”或许对古希腊人而言,远离故土的漂泊,可视作漫长、艰辛的悲惨人生的隐喻。又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故事,在这一百则短小精悍的译文中也得到呈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英雄烏利西斯(罗马神话中名字的译名,希腊神话中的名字译为“奥德修斯”)为了回到故乡伊塔刻,一路战胜独眼巨人,抵御了女神喀耳刻的魔法、海上仙女塞壬的歌声,历经海上航行的险境,也受到如淮阿喀亚国公主的帮助……回到伊塔刻时候,从他为特洛伊战争出征算起,已经和故乡阔别二十年。此时,“伊塔刻和邻近各岛屿一百多位贵族以为他已离开人世,多年来一直在向他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他们俨若宫殿的主人,在宫里蛮横霸道,对臣民颐指气使”。虽然他最终夺回了他的王国和妻子,但这沧海桑田的变化,却可用一句中国古诗“到乡翻似烂柯人”来描绘。而这二十年来,他的故乡、妻儿饱受欺压,是因为他背井离乡,不得不参与战争。英雄主义之外,这苦涩的滋味在今天也值得深思。

除了这些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书中亦有刻画小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两个勇敢的特洛伊人〉一篇,写的是特洛伊战争后,战败的特洛伊兵营中一对好友——尼苏斯和欧吕阿鲁斯——试图穿过敌人的兵营去寻找首领的故事。两人最终为特洛伊牺牲了生命,临死前尼苏斯还试图掩护自己的好友。神话篇章用凄美的比喻描绘他们的牺牲:“利剑已经穿透欧吕阿鲁斯漂亮的胸膛。他的脑袋倒在他的肩上,就像犁头切下的一朵鲜花。尼苏斯扑向伏尔思肯斯,一剑把他扎死,他自己也当即死于乱刀之下。”

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一首《重上大度山》中写道:拨开你长睫上重重的夜/就发现神话很守时/星空,非常希腊。作为西方文学、艺术、文化的滥觞的希腊罗马神话,其超越时间空间的伟大与美,就如中国远古的经典《诗经》《楚辞》一样,经过时间长河大浪淘沙,依然从姿态万千的层面感召着今日的我们。与故土的联结,凄苦的漂泊,幸福的归乡,都只是其中星星点点,但已足以以其现实主义的感染力,唤起今日我们的许多共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