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文学所表现的欧洲城市形态 [复制链接]

1#

西欧各国从10世纪起,由于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展,产生了城市,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经过漫长的斗争,封建领主受不了教会的黑暗,纷纷选择向国王寻求保护并支持王权。而得到支持的王权也开始了和教会的斗争。

12世纪,城市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要求有自己的文化教育,并办起私立的非教会学校,并让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教授在学校中任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法国人皮埃尔阿贝拉尔和英国人罗杰培根。他们两人对推进城市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城市文学不仅适应当时市民对文化娱乐的要求,还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它不仅描写市民生活或提出市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啊,也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和聪敏。因此,城市文学是当时研究欧洲城市形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01、寓言集《列那狐传奇》:以兽寓人,揭露上层社会的黑暗

《列那狐传奇》的主要角色是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它们的故事12世纪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这部作品经过众多诗人、歌手的补充润色,才形成现在的《列那狐传奇》。但大多数作者都以不可考,今天我们仅知道两位作者的名字:皮埃尔的圣卢克和理查德利松。

《列那狐传奇》是一个寓言故事集。在这个寓言集中,作者以兽寓人,以动物世界寓人类社会。在这个动物世界里,最高统治者是狮子,名叫诺布勒,名字的意思是“贵族”,而狮子代表的是当时独霸一方的封建领主。伊桑格兰狼和布伦熊贪婪而愚蠢,象征领主手下仗势欺人的奴仆。而主教是一头驴,这个呆头呆脑的动物也是教会在人们的形象。而这些动物构成了上层社会。

代表的下层社会的是鸡、兔、羊、山雀等。它们在力量上无法与强悍凶残的野兽抗衡,经常处于被欺负的地位。而在这两个对立的社会之间,生活着列那狐。从地位上来说,狐狸属于上层社会,但是为了生存和利益,列那狐需要不断和狼、熊等野兽发生斗争。另一方面它又经常欺负掠夺下层社会的小动物。

因此,在故事里,列那狐是敢于反抗上层社会的英雄。但在另一部分故事里,它又是欺压穷人的恶棍。由此看出,列那狐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社会形象。而这个双重性格的形象,却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并影响了后世的城市文学。拉伯雷小说中的巴汝日,莫里哀戏剧中的斯卡班,勒萨日作品中的杜卡莱都有列那狐的影子。

列那狐的形象之所以得到市民阶级的喜爱,根本原因是这个形象寄托着市民阶级的理想。作者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三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获取个人利益。犹如列那狐一般。为了这个目的,手段是否符合一般的道德标准其实不重要。

而列那狐的形象其实就是当时社会背景的缩影。当时,市民阶级作为一个新的阶级刚刚走上历史舞台,他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需要这么一种道德观,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种观念的合理。而列那狐的出现,其实也就是当时社会背景在文学中的反映。

不仅如此,与骑士文学不同的是,骑士凭借个人实力和绅士的品格获取胜利,而市民阶级在捍卫自己利益并扩充利益的时候,不是采取武力,而是凭借智慧。这在列那狐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在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的斗争中,表现了狐狸的狡诈和机敏。狼虽然力气大、凶狠,却蠢笨无知。因此总是被狐狸捉弄,最后所有东西都被狐狸占有了。当狼向狮子告状的时候,尽管证据确凿,却输给了狐狸花言巧语的自我辩护。最终,狐狸无罪释放。

《列那狐传奇》这部作品把各个阶层的智慧和知识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最有效手段,并赋予智慧和知识力量,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而《列那狐传奇》这本书,也是描绘当时上层社会的黑暗,中产阶级自保的“智慧之书”。

02、戏剧《赛莱斯蒂娜》:悲喜剧的发展,突出了两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和生活

城市文学指的不仅仅是小说,还有其他的文学表现形式,比如戏剧和故事。戏剧从古希腊起,就已经受到大众的喜爱。但在中世纪时期,戏剧这一领域长期被教会占据着。宗教戏剧有圣史剧、神迹剧和圣徒剧等,情节大多取自《圣经》或圣母的传说,充满了宗教色彩。直到13世纪,市民思想进入宗教戏剧,有的作家把日常生活写进他们的剧中,但宗教色彩依旧十分浓厚。

真正的世俗戏剧到14世纪才出现。这时候,市民们都要求要有自己的娱乐,组织自己的剧团。戏剧活动在欧洲各城市中都有一定的发展,而当时的戏剧大致分为四种:独白剧、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

而在戏剧中,最为出色也最为独特的莫过于费尔南多德罗哈斯创作的《赛莱斯蒂娜》。这个故事大致讲述名门望族出身的青年卡里斯托因为追逐猎鹰来到女主角梅丽贝亚小姐家的后花园。卡里斯托对梅丽贝亚一见钟情,但梅丽贝亚并不喜欢他。

于是卡里斯托的仆人建议找牙婆赛莱斯蒂娜帮忙,赛莱斯蒂娜找借口接近了梅丽贝亚,说服她和卡里斯托在一起。得偿所愿的卡里斯托送给了媒人赛莱斯蒂娜一条金项链作为回报,但那两个仆人认为金项链有他们的一份。赛莱斯蒂娜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后被杀,而仆人也被判绞刑。

作者罗哈斯曾说,这部剧是一部典型的悲喜剧。而除去悲喜剧的成分,这个戏剧还存在不同层面的对比。

首先,是两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和生活。以卡里斯托和梅丽贝亚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他们关心的不是生存,仅仅是爱情。而这,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男女所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