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内容创作/铭史浅道
插画/铭史浅道
马其顿王朝统治阶段内,拜占庭文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内实现全新发展,相比此前的文化发展形势,此时的拜占庭文化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基于对其他优质文化的吸收、融合与借鉴,拜占庭文化进入到全新的黄金发展阶段内。
在西方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及东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拜占庭文化成为欧洲社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西方社会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处于黄金发展时期的拜占庭文化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
在“兼容并包、继承创新”特征的影响下,拜占庭文化对西欧各国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古希腊文化复兴的主要阵地,拜占庭文化的存在,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及行动指南。
拜占庭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背景
作为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形式,拜占庭文化的繁荣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拜占庭帝国为三大洲的连接之地,交通四通八达,工商业贸易发展水平较高,占据欧洲大陆主导地位。此时的拜占庭帝国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巅峰状态,在物质方面解决文化发展的一切后顾之忧。
通过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之路便会发现,有着坚实经济基础的国家,能实现文化的飞速发展,拜占庭便是其中之一。在工商业优势的促进下,拜占庭帝国文化在短时间内实现发展壮大。无论是亚洲、欧洲抑或非洲文化,均对拜占庭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罗马帝国存续期间,古罗马人民对除古希腊文化外的文化持鄙夷态度,拜占庭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却能做到对其他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吸收值得学习的内容,进而提升自身文化实力。
东罗马帝国存续期间,曾经历过内忧外患的动乱,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发展及文化发展,始终未能遭受政治混乱的影响。基于优越地理位置的帮助,拜占庭成为商贸文化交流中心。在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内部,文化交流氛围极为浓厚,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均将本国文化带入拜占庭,丰富拜占庭文化内涵。
相比其他的欧洲社会,拜占庭帝国以中央集权制作为政治统治模式,在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下,皇帝对国家内部的文人极为关照。再无后顾之忧的文人,自然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于文化发展的事业中。
拜占庭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特点
通过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类型便会发现,每一种文化都有着较为独特之处,拜占庭文化亦不例外。通过对拜占庭文化进行分析可知,拜占庭文化有着兼容并包的特征。
除在罗马帝国发展时代便已经存在的古典文化及宗教文化外,拜占庭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还将东方文化融入本国。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下,拜占庭文化变得越发丰富,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拜占庭文化在各领域内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在宗教文化古典文化及东方文化中,拜占庭人民对古典文化有着一种别样的喜爱。纵观整个拜占庭文化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古典文化为所有文化的发展基础。
在崇尚古典文化风气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关于古希腊及古罗马时期的文化得以有效保存。基于这一原因,拜占庭成为古希腊文化复兴的重要阵地,若无拜占庭文化的存在,或许古典文化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湮灭于人们视线中。
拜占庭文化存续期间,对古希腊文化复兴的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便会发现,在文艺复兴运动发动之初,以复兴古典文化作为指导思想。虽在表面上看来,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存续并无直接联系,从深层次分析可知,拜占庭文化是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基础及源头。
拜占庭人民对古典文化有着别样的痴迷,正是基于拜占庭人民的努力,古典文化方能得以继承,并实现全新发展。在拜占庭文学家的帮助之下,许多西方古典文学著作被完整保存下来,进而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活动的指导思想。
在文艺复兴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将人文主义精神作为核心内容。此时的意大利思想家,将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摒弃神的指导地位。通过了解古希腊古典文化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曾经,一位古希腊思想家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便间接推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运动推进的过程中,文学三杰及美术三杰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通过了解文学三杰及美术三杰的作品风格便会发现,他们的大多数作品均受到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有着大量拜占庭文化特征存在。在这几人的共同推动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建筑及艺术作品,均对拜占庭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传扬。
后记
拜占庭文化能够成为古希腊文化复兴的主要阵地,与其所占据的优越地理位置密不可分。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拜占庭帝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军队强有力的保护下,国家内部统治环境较为稳定,文化发展环境自然有着一定的优势。
在经济领域内,拜占庭帝国的优势地位显而易见。鼎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甚至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当各国商人往来此地进行商贸活动时,文化自然得以有效传播。
相比经济及政治方面,文化的传播较为便捷。在拜占庭兼容并包思想的影响下,其文化发展进程中,得以吸收无数优质文化模式。此后,经过改革的拜占庭文化传入意大利地区,帮助意大利提升思想发展水平,为后续文艺复兴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荷马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