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伙伴今天给大家讲讲东罗马帝国精英的转型。在欧洲,战火一直烧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在亚洲,他们被小亚细亚边境地带的拉锯战拖得心力交瘁。面临这一挑战的拜占庭,在7世纪初时就已只能对领土保持松散的控制,其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影响力、外交、基督教和军事威望的辐射效应。也许可以从多种角度看出其与邻国的关系。
在后世眼中,从查士丁尼到巴西尔二世(BasilⅡ)的每一位皇帝都被凶神恶煞的野蛮人勒索敲诈;而在罗马传统中这却是给称臣的盟友和协约部落(foederati)的慷慨惠赐。帝国内部的民族和宗教分歧被官方意识形态所掩盖,其希腊化的表象往往流于肤浅。很多叙利亚基督徒欢迎阿拉伯人的到来,就像后来也有很多安纳托利亚人欢迎突厥人那样。他们心甘情愿的态度揭露了事情的真相,这是宗教迫害所得到的报应。不仅如此,与盟友相比,拜占庭也并非强国。在困难重重的7、8世纪,拜占庭最重要的友好势力是哈札尔汗国(KhanateofKhazaria)个巨大但松散的邦国,由公元年统治了顿河与伏尔加河流域其他民族的游牧民族所建。
他们的国家覆盖高加索山脉两侧,占据这一战略位置突出的地峡,挡住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两个世纪的前进脚步。疆域最辽阔的时候,哈札尔汗国把黑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扩张至德涅斯特河,还将北方的伏尔加河上游和顿河都囊括在内。拜占庭为了赢得哈札尔人的友好态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似乎也尝试过让他们皈依基督教,但均以失败告终。其中的确切情况还是一个谜,不过,哈札尔领导人虽然容忍基督教和若干其他崇拜,却显然在公元年前后皈依了犹太教。这可能是波斯被阿拉伯征服后从那里移民过来的犹太人所导致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外交行为。作为犹太教的一员,他们不太可能纳入一个基督教帝国或哈里发王朝的精神或政治轨道;不过,他们却与双方都保持着外交和贸易往来。
希拉克略是拜占庭生存斗争中涌现出的首位伟大的英雄人物,他采取合纵连横与妥协让步并举的手段,勉力消解欧洲地区的威胁,从而得以腾出手来积极地与波斯人作战。尽管最终获得成功,但波斯人在被赶走之前已对帝国的黎凡特和小亚细亚地区造成可怕的打击。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毁灭希腊世界那些伟大名城的真正元凶;考古学虽未能揭开谜底,但有迹象表明,希拉克略获胜后,那些名城已经沦为废墟,有一些只剩中央的卫城,人口也锐减。随后,就是在这样一种已经危如累卵的局面下,阿拉伯人大兵压境而且将持续两个世纪。在希拉克略公元年去世之前,他的军事成就已被彻底归零。
一些继承其血统的皇帝是有能之辈,但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不屈不地同压倒一切的历史洪流相抗争。公元年,阿拉伯人攻陷亚历山大里亚,终结了埃及的希腊化统治。数年之内,北非和塞浦路斯也告失守。下一个十年间轮到了亚美尼亚这片古战场。最终,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展开长达5年(-)的围攻,这标志着他们征服成就的最高点;而在阿拉伯人的舰队面前挽救了这座都城的,可能就是“希腊火”。此前,尽管皇帝亲征意大利,想收复被阿拉伯人和伦巴底人占领的意大利和西西里土地,但毫无进展。7世纪就这样过去,最后25年间还出现了另一波威胁:斯拉夫人南下马其顿和色雷斯;另一个民族保加利亚人他们将来会被斯拉夫化则跨过了多瑙河。
7世纪以一场军队叛乱和帝位易主作结。一切症状都暗示东罗马帝国将步西方帝国之后尘,帝位成了武人们待价而沽的商品。一系列野蛮或无能的皇帝在8世纪初相继登场,导致保加利亚人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最终又在公元年引来阿拉伯人的第二次攻城。尽管这不是阿拉伯人最后一次现身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但却是一次真正的转折点。公元年,有安纳托利亚背景的利奥三世(LeⅢ)已经登基,他是拜占庭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曾担任行省官职,在其领地成功挡住阿拉伯人的进攻,后成为防区司令官,并迫使皇帝逊位,随即紫袍加身,获得神职阶层的广泛认可和热忱欢迎。
伊索里亚王朝(sauriandynasty)就此建立,其名称来自发源地;这一起源,预示了东罗马帝国的精英将逐步转型为拜占庭这一东方式王朝的上层阶级。8世纪开启了一段恢复期,但也有倒退。利奥本人清除了安纳托利亚的阿拉伯人,而他的儿子将前线推进到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边境一带。自此以后,尽管每个交战季节都会发生边境劫掠和袭扰,拜占庭与哈里发帝国的边界比迄今为止都更加稳定。源于这一成就(当然,部分要归因于阿拉伯实力的相对衰退),一段前进和扩张的新时期开始了,并延续到11世纪早期。西方基本无所作为,拉文那沦丧,仅剩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几处立锥之地。
但在东方,帝国再次从其根据地和心脏地带色雷斯、小亚细亚向外扩张。一连串“军区”,即行政区块,沿着巴尔干半岛的外沿建立起来。除此之外,帝国在那里没有任何立足点,这种情况延续了两个世纪。10世纪,塞浦路斯、克里特和安条克都被收复。拜占庭武装一度穿过幼发拉底河,叙利亚北部和托罗斯一带的争夺也没有停止。帝国在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局势得到改善。东欧保加利亚人的威胁在10世纪初发展到顶峰,此后终于得到控制,他们也已皈依基督教。巴西尔二世以“保加利亚屠夫”(Bulgaroctonos)之名载入史册,他在公元年的一场大战后摧垮了保加利亚人的实力,随后弄瞎1.5万名俘虏,将他们遣回故土,以震慑其同胞;据说保加利亚统治者被惊吓致死。不出数年,拜占庭将保加利亚收为行省,但始终未能成功地加以归化。
根据小编了解到不久之后,拜占庭完成最后的征服行动,将亚美尼亚纳入统治范围。因此,这几个世纪从整体来看是一段扩张与收复的时期,是拜占庭文化最伟大的时期之一。公元至年间,从政治方面看,总的来说,国家的朝纲得到遵循,因此内务也得到改善。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素材来自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