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01一、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的戏剧中最卓越成就的便是悲剧。古希腊悲剧是欧洲戏剧的开端,人们装扮成酒神伴侣羊人萨提洛斯的模样,载歌载舞,咏叹酒神的苦难身世,赞美酒神的丰功伟绩。
这种以羊人合唱队形式演出的“酒神颂”便是后来古希腊悲剧的出行。古希腊悲剧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人物多取材于神话与历史中的英雄,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人类面对命运之神的无奈。并表现出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希腊悲剧的精神,并不是悲凄、悲惨、悲苦、悲观与悲情相反地,悲剧将痛苦提升为一种和谐平静的勇气和力量,让人类坦然面对生命中无可避免的痛苦,虽然悲剧中的主角,往往败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但是他们在过程中努力挣扎,和命运抗争到底的意志和,
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最后的胜利。
02二、圣经悲剧
关于《圣经》中存不存在悲剧的问题,文艺评论家们曾经展开过讨论,很多文艺评论家们都否定了圣经悲剧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说:“被拯救的机遇毁掉了人的悲剧感。”“天堂能够为悲剧英雄提供一种补偿,而这种补偿哪怕是一点点也是致命的。”基督教与悲剧是水火不容的。
但是否宗教的拯救就真正抹杀了悲剧感呢?《圣经》交易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们在生与死,上帝与魔鬼之间是可以做出选择的,其结果将取决于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道德选择。耶稣表达了一个关于人类经验普遍的悲剧观念,他认为:“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死亡,那个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寻到的人也少。”由此可见悲剧的普适意义,即使是进入天堂得到拯救也并不能掩盖终成悲剧的事实。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际发生的悲惨事件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自行呈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蕴。现实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只有经过一定的转化和提升,才能创造出带给人精神愉悦的悲剧美。它要求审美主体通过奢侈的想象和严谨的构思,将已经转化为精神意象的实际不幸进一步理想化,并对其作出更高的精神规定,从而使其提升为真正的悲剧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圣经》充满了对人类悲惨生活的描写,具有与悲剧同样的关怀。
03三、主人公的苦难,命运的改变—古希腊悲剧和《圣经》悲剧的相似处
古希腊悲剧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命运”的突然变化对主人公造成致命性的打击,而最终达到悲剧的震撼效果当主人公意识到这种突转的命运时,也往往达到了悲剧的结局。《圣经》中《约伯记》就与古希腊悲剧有相似之处,即它们都展示了人或神的受苦经历,即苦难。
但无论是哪一个,其苦难的形成都是由顺境急速转入逆境的巨大落差形成的。约伯本来生活极为幸福,但突然间便失去了财富与儿女,全身还长满了毒疮;《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本来是一个万民爱戴的国王,也有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当真相大白时,他便瞬间成了一个难以饶恕的罪人。所以,苦难其实是主人公不幸的真正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悲剧正是以主人公所遭受的那种苦难而言的,古希腊悲剧和《圣经》悲剧相同点也就在于此。
04四、古希腊悲剧和圣经悲剧的差异
1、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总体上是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神、神与人的故事为素材的,是对古希腊精神的集中再现。古希腊的认识体系中,人与神是同一形态、同一性状的,而且精神与肉体是一体的、互为表现的。但是无论是在古希腊悲剧还是在《圣经》中,都有一个神、人之外的力量———命运。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是一个大主题,可以这么说,没有命运观就没有古希腊悲剧,而且命运是凌驾于神与人之上的,往往表现为“预言”。这种命运观的产生源自于生产里发展水平低下,古希腊人把难以理解的社会发展趋势、规律以及个人遭遇中的意外因素都归于冥冥中命运的捉弄。然而《圣经》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则是神允许加在其身上的,是为了考验主人公对“神”的虔敬。所以在人、神、命运这个角度,古希腊悲剧认为命运是最高的主宰,人和神都无法逃脱,而《圣经》中神依然是最高的、无可替代的主宰。
2、主人公形象
在古希腊悲剧中,对主人公同外界强大力量抗争时所付出的勇气和魄力,人对神或神对更高的神的控诉是大胆的不敬的。我们感到一种灵魂的伟大,对主人公的遭遇深表同情,而憎恨一切压制他的外部力量。我们看到主人公在自己的经历中往往彰显出某种精神上的胜利,其人物形象也变得高大。
在圣经悲剧中,正义和道德掌握在上帝的手中,主人公对上帝的背叛是得不到同情的,尽管他们同样承受着苦难和失败。他们的一切来自上帝的恩赐,一旦上帝离开了他们,悲剧便会降临。主人公尽管也会对上帝有所控诉,但是即使是控诉,也没有对神的诅咒、诋毁之言。主人公不会由于命运的折磨而变得形象高大从而让人敬畏,我们只能看到服从上帝也就是神才会有美好的命运,违背了上帝的悲剧主人公他们对抗命运的结果只能是向上帝屈服。这也是民族宗教信仰中的神与古希腊悲剧艺术审美的神的不同之处。
3、主人公悲剧下场的诱因
古希腊悲剧主人公的悲惨下场往往是在一种全然无知的状态中铸成的,他们是命运的牺牲品,责任更多地归咎于外部力量。
在圣经悲剧中,主题只有一个,就是违背了上帝的意愿和要求。悲剧主人公的悲剧行为并非是在不知结局的状态下进行的,悲剧主人公知道他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在《圣经中,外部环境和力量并非操纵一切的力量,主人公的道德选择反而是其结局的决定性因素。主人公深知违背上帝的意愿和要求必然要遭受上帝的惩罚,但他们往往在被惩罚后才想上帝的力量,这种悲剧结局是由主人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在试图怀疑和试探神的力量,这也是基督教义的目的所在。
05五、总结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尽管其不是一部悲剧,但却包含着悲剧成分,而作为戏剧史上悲剧的黄金时代—古希腊悲剧则充分体现着悲剧的各种因素。既然同为悲剧,二者就有相似,即主人公所遭受的苦难。但是古希腊悲剧却可以归结为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都是不幸的受害者,无论是得罪了神还是由于命运的趋势,都是如此。对于命运,无论做出何种抉择主人公都难逃灾难,但是古希腊悲剧却通过展现主人公对不屈服于预言和命运的抗争而表现出其高贵的品质,引起人们的怜悯甚至敬意。
《圣经》悲剧的特点却反映在主人公悲剧的可避免性上圣经悲剧大多重复一个罪恶的根源—不服从上帝的旨意。主人公本可以避免灾难,但是由于对上帝力量的质疑,在上帝为众生指明了道路的前提下还是选择另一条道路,因此对于上帝的不服从只能导致悲剧。圣经中主人公的悲剧完全是由自己内心导致,他们在抗争命运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只有服从上帝才能避免悲剧,因此主人公并未散发出人性光辉。我们对古希腊悲剧可以慨叹难逃命运的安排,而对于圣经悲剧只能怪主人公咎由自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