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根深蒂固的误解有时会导致地域之间的冲突,甚至一个城市的衰落。
文/周作鬼
对中国城市的看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观点,其中很多误解一直在流传。最著名的一个,无疑是城市化本身导致了当今中国出现了贫富悬殊、留守子女、环境污染、传统文化没落等问题,进而反思乃至否定城市和城市化。
上海交大教授陆铭指出:“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太集聚了,而是长期以来,人口的集聚未能与经济集聚同步。”也就是说,到城市去享受城市化成果的人,远远还不够。人口迁徙不自由,户籍制度、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毕业生和农民工返乡等政策,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具体到各个城市,由于当地的文化特色、经济水平和产业模式,人们对城市还有五花八门的误解,而根深蒂固的误解有时会导致地域之间的冲突,甚至一个城市的衰落。
广州:真的算一线
?
从广州塔上看广州。
去年开始有许多人说,广州已经跌出一线城市的阵营了,以后“北上广深”要改成“北上深杭”。因为在几个大城市中,广州的房价最低、高新技术企业最少、一流高校最少、文化产业也较为逊色。可以拿出来的,似乎只有“食在广州”这块金漆招牌。
拿房价来比,广州确实不抢眼,涨幅可能还不及北京和上海周边的小城市。但是,较低的房价也意味着泡沫更少,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其他房价大涨的城市更稳健。一个证据是,在其他新兴城市堆大钱投资工业的时候,广州一直保持着全国最低的工业投资比例,年的工业工资额仅相当于重庆的16.5%、苏州的29.7%。这说明政府干预市场时更节制,民营资本对经济的贡献更大。
另外,老龄化问题日益影响政府财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部分省会的养老金已经濒临破产。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排名全国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西藏),而养老金可支付月数高达52个月。保持这样的人口结构、财政状况和经济模式,广州和广东只会强者愈强。
东
莞:真的是性都
?
东莞的许多小巷中开满了小旅馆。图/NYT
广东经济也和宏观经济共进退。年,时任东莞市长的袁宝成在两会上遭到记者围堵,被问“扫黄”是否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市长并未回答。但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东莞的社会消费尤其低迷。
“性都”之名给当地工人带来了不少烦恼,一提起在东莞工作,人们便露出暧昧的笑容。不过工人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向东莞,谁叫这里是“世界工厂”呢?直至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东莞开始出现了大规模企业倒闭潮,昔日繁华的工业区处处可见“厂房急租”的招贴。如果扫黄确实导致消费低迷,那也只是这个大潮中的一个小插曲。
近年东莞工厂倒闭的消息传遍天下,人人都说“东莞要完”。年年底,网上疯传东莞“数千家台资企业撤离”,更令公众和企业对这个城市的前途担忧。不过日前东莞市长亲自回应称,过去三年当地台企数量波动并不大,年关停外迁的台资企业数量仅为74家,多数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翻倍导致一些工厂关门的同时,也正在迫使东莞进行产业转型。
济
南:真的很土吗
?
年拆除前的济南老火车站全貌。
济南经常被人说是一个土鳖城市。建筑土,大部分街区看上去就是个三线小县城,因为拆得狠,洋气的简直都被拆光了,连百年老火车站都下得去手;规划土,一个人口远远不及北京的二线城市,居然成了年全国“首堵”;风物土,烟台有苹果,肥城有佛桃,枣庄有石榴,平阴有玫瑰,诸城有绿茶......济南有啥?济南人
李燃末在知乎上说:“外地人来了济南,想带点特产回家,找来找去,最后还是左手一提青啤,右手一摞煎饼,嗯,临沂的。”
其实,作为山东最没有存在感的城市,济南其实并没有那么土。经济上,济南早在年就挤入了“亿俱乐部”,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在省内仅次于青岛和烟台。跟那些光鲜漂亮的城市相比,济南土是土了点,还算是个土豪。
大连:真的很洋气
?
大连。
和济南相反,大连在大众的印象中是一个很“洋气”的城市,号称“北方明珠”“浪漫之都”“花园城市”,还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钦定的“全球环境佳城市”之一。幸好还有这依山傍海的景色,否则在今日的没落之中,大连可谓乏善可陈。
自年后,大连的经济就再也跑不过渤海湾对岸的青岛,它开始疯狂地打造“足球之城”,拼命引进外资,大干石化工业,试图把GDP提上去。为此,大连还提出了“大大连”的城市规划(-),通过急速扩大城区面积来提高经济规模。结果,大连没有越来越大,反而越来越小。
近十年来,“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大连的老大难问题,当地留不住人才,更吸引不了企业投资。据新华社年的《辽宁科技成果外流调查》显示,近5年大连化物所在全国共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数为项,在辽宁转移转化数仅为94项。辽宁的科技成果大量外流,绝大部分是当地僵化的体制造成的。大连的国有企业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决定是否购买一项技术,而南方的民营企业可以当场拍板交易。长此以往,大连恐怕真的要改名“小连”了。
郑州:真的很通衢
?
被称为“大玉米”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关于郑州,你知道得多不多?河南以外的人,多半可能从中学地理书上知道,这是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的交汇点,号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按理说,这样的交通枢纽应该是一个很开放的城市,而郑州给人的印象却很保守。
中原小城普遍存在的封闭心态,省会郑州有过之无不及。当地公共服务部门的官僚主义,民间崇拜体制的风气,社会上的酒桌文化,家庭中的重男轻女现象,都比沿海地区要严重得多。这个城市仍有许多领域需要提高现代化程度。
当地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低,当大部分省会城市开始流行网约车时,郑州还很少人使用网约车。当然,这也和中国的经济格局有关。这个传统的交通枢纽、昔日的“十省通衢”,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地位。郑州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并不抢眼,当地人的收入也不高,但是郑州房价并不低。高房价、低收入,难怪郑州人要称自己的城市为“屌丝之城”。
成都:真的不想离开
?
成都。
年火了一首歌叫《成都》,唱红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歌手。在网上,成都不但是美食之都,也是文艺之都,小酒馆的灯红酒绿一直在文艺青年的心坎上摇曳。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座盆地城市,以休闲著称,但气候条件不佳,史上就有“蜀犬吠日”之传说,说不上是宜居之城。
曾多次在微博上说“成都小吃不行”的网红
大咕咕咕鸡,用戏谑的语调说:“成都小吃记录在案的就有十五万七千九百八十二种,成都的火锅店的数量比江浙沪加起来还要多,成都有六十二个最洋气的地方,拍照发朋友圈大家都以为我出国了!泰国朋友哭了!这家春熙路的泰国馆子把泰国人都吃服了!成都排名又上第一!还让不让北上广活了,中国摇滚河姆渡!”
有些成都人确实有“迷之自信”,一个名为“巴适成都”的自媒体称,成都年将击败全国90%的城市。在去年冬天遮天蔽日的雾霾下,成都本地人真的这么想吗?上述网红便说,喜欢《成都》这首歌的都是受过伤的外地人。
西
安:真的有盛唐气象
?
西安。
西安旧称长安,给人的印象就是“十三朝古都”,这个名头拿出来能吓退一大帮没有历史的城市,尤其是东莞那个工地长安镇。这个看似古朴的城市,其实毫无古风,假古迹多如牛毛。
除了大量粗制滥造的假兵马俑外,你在西安还能看到秦王干尸、鸿门宴遗址、希腊众神雕塑等荒谬绝伦的假古迹。今年12月,陕西就有八家4A级及以下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查处,其中包括秦陵地宫、鸿门宴博物馆和世界八大奇迹馆这三家3A景区被摘牌。
想在西安体验一下当年汉唐长安的气魄,还不如跟余光中念一念李白的唐诗,“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拉萨:真的穷得只剩灵魂
?
拉萨。
随着青藏铁路建成,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拉萨城。到拉萨街头一看,一半面孔都是汉人。揣着大把钞票的商人,在仙足岛包下一栋小洋楼,办起民宿和酒吧,生意不红不火,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游客住的民宿,多半也是这些汉人开的,一般人不会接触到当地居民,谈不上什么文化交流。总而言之,拉萨是一个晒太阳的地方。
西藏的GDP排名全国倒数,但西藏的人均收入并不低。拉萨城随着青藏铁路开发后,已经快速商业化了,现代化的公共巴士、物流、互联网无一不具备。从拉萨寄个快递往北上广,三天左右即可到达。仅从互联网普及率来看,这里并不“落后”。根据支付宝公布的年中国全民账单,西藏以90.3%的移动支付渗透率高居全国第一,全年人均手机充值16.7次。
如果不是蓝得可怕的天空、白得晃眼的雪山,你也许会以为这是一个内地的小县城。
南京:真的有民国范儿?
秦淮河。
目前中国只有两个“京”,一北一南,南京当首都的历史,比北京还长,并且自古有风流之名,号称“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甚至被誉为“十代繁华之地”,搞得去那里的人,都要提一下它另一个金粉灿烂的名字——金陵。
民国的时候,南京是一个可以怀古的地方。朱自清说,那时“逛南京象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现在,这些风流早已不见了。秦淮河边依然一片繁华,只是堆满了恶俗不堪的霓虹灯,令人掩鼻。昔日的秦淮人家,也变成了饭店和卖特产的地方。如果想在南京找艳迹,还不如去街区。
南京的古风不存了,“民国范儿”也是假的。由于这里曾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首都,多年来一直在悄悄地去民国化,连民国时候种下的梧桐树都留不住了。所谓的“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街区,那些民国建筑经过多轮修复、改造、重建,民国范儿也变成了文青范儿。这个城市正在跳出民国遗都的局促印象,背上沉重的历史记忆,成为铭刻中华民族苦难和公祭大屠杀死难同胞的“国耻之都”。
由于上海的存在,杭州的崛起,苏州的追赶,南京在江南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难以称为南边的“京”。不过这也许是南京的“幸”,不必跟北京一样急剧扩张。
北
京:真的令人向往
?
北京。
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向来是国人心目中最向往的城市。现在这个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年初发布的“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已经跌落到第四名,总分分,落后第三名深圳多分,落后第一名上海0多分。
互联网经济爆发之初的前几年,大型IT企业几乎都以北京作为总部所在地首选,新创企业争相落户北京,其他城市的企业也纷纷把总部迁往首都。一时之间,中关村任何一个喝咖啡的地方,你都看能到几个人围在一起侃侃而谈融资、产品、市场、内容......
如今,科技企业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地,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个个如日中天,城市更开放,经济更自由,政府对新兴行业的支持不遗余力。昨天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刷爆朋友圈的新作,演唱者们喊的都是:“公司明年就要搬上海!”
北京的雾霾像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让所有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困局。在这里,北漂一族还没看到自己的成功,就已经被巨大的压力压垮了。尽管如此,北京都雾霾成这样了,大家还是前仆后继地往那里扎,谁叫它是“首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