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苹果公司不允许虚拟作品中的反派使用iPhone”的趣闻一度刷屏。
这新闻乍看之下颇令人迷惑,但仔细想想,又属实符合美国矫枉过正的风气。
在黑人平权、女权主义、政治正确霸占银幕的好莱坞,苹果若是不“正确”一回,那才有负时代弄潮儿的名号。
并且在我看来,这家世界级科技巨头做得甚至还不够,因为苹果作为一种标志性的意象,已经在坏蛋手中捏了太久了。
如果你时常留意好莱坞电影的细节,你肯定会发现,拿着或叼着苹果出现在大银幕上的角色,十有八九都是反派。
这种谜一般的银幕习俗可以追溯到年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毒皇后拿着鲜红的苹果出现的瞬间,不知曾让多少小朋友恨得咬牙切齿。
如果你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粉丝,一定也曾注意到德拉科·马尔福对于苹果这种水果的迷之执着。
这位小伙伴在系列电影的初始篇章一直被视为反派,而当他出现时总会咬一口苹果,有时甚至只是把苹果拿在手上欣赏。
粉丝们还在fandom上给他开了一个专门的词条——Drapple,单独研究马尔福与苹果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电影《死侍》里还有一段关于反派吃苹果的教科书级别示范,反派Ajex咀嚼着苹果发出刺耳的声响,在进行了一次针锋相对的谈判之后,吃剩的苹果被他踩碎。
苹果还曾被荧幕上的无数带恶人啃咬咀嚼,《新天师斗僵尸》里,科林·法瑞尔吃苹果的场景甚至成为了这部惊悚片中为数不多的性感瞬间。
在动画片领域,从迪士尼的《阿拉丁神灯》到《死亡笔记》,苹果仿佛总是用来渲染邪恶。
这种健康食物出现在大小荧幕,如今观众甚至习惯性地将它当成罪恶的化身,见怪不怪。
那么“反派吃苹果”的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因何而生?为什么电影创作者(尤其是好莱坞导演)如此执迷于反派咬苹果的场景呢?
最直接的答案是苹果在《圣经》当中的象征意义。
亚当夏娃因偷食禁果被赶出了伊甸园,“偷食禁果”因此被认为是人类的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
事实上《圣经》中从来没有确切的信息表示禁果就是苹果,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往圣经场景中加入希腊神话的元素所致,但苹果的“罪恶”意象,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但宗教象征显然不足以解释所有的情况,因为几乎全世界的电影创作者都喜欢将苹果与反派联系起来。
美国《综艺》杂志的著名电影评论家尼克·谢格(NickSchager)提出:
吃苹果有一种更加直接的情感传达意义:一个人手握苹果然后用力啃咬,可以非常直观地传达侵略性,因此这种行为非常适合反派、恶人或彪悍的角色。在对峙类型的对手戏中,这是极度自信的表现。
除此之外,苹果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是其他水果无法取代的。
比如说,它正好能被成年人的手掌握住,并且与人类的心脏体积相近,这会让角色看起来像是掌握了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此,即便手握苹果的是正面人物,他也可能因为过于自负栽跟头。
《星际迷航》里苹果发挥的作用正是如此,片中柯克几乎忘情地吃着苹果,完全自负地指挥着船员,殊不知已经落入圈套之中。
此外,吃苹果时发出的清脆音效,也是苹果在表现力上优于其他水果的原因之一。
在对话中,咬苹果发出的“咔嚓”声接近于噪音,它很容易让对手分神,陷入难以控制的紧张情绪。
《夺宝奇兵》系列的主角哈里森·福特,堪称“苹果噪音”使用方法的宣传标兵。他总是能用苹果发出奇怪的声响,这让他“自负混蛋”的形象深入人心。
更可恨的是,我们都听说过“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的俗语,当电影里的坏蛋吃着苹果时,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越来越健康。
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些邪恶自大但健康的家伙,还将在好莱坞一天又一天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