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我们祖先在远古时候所创作的神话故事是非常宏远博大的,但流传到今天,我们的上古神话却只剩下一些杂乱的篇章,多固然多,但却不成系统,特别是跟希腊神话比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无法窥得全貌,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神话被历史化了
何为神话历史化?就是后世人把原本是先祖们所创造神话故事当成了历史传说,把神话当作史实来看待,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把天神附会成了人的祖神,这一现象不止在中国神话中,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都存在。
女娲补天
中国神话的历史化,是许多思想家、史学家们或被动、或主动的进行的,我明知道,远古神话中有许多半人半兽、奇形怪状的生物,那么这些形象一旦被历史化,那肯定就会被删改、扭曲乃至完全抹杀。神话的历史化,主要包括“不予收录”和“篡改原本”两种形式。
不予收录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提到: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意思就是他看到的许多文本、听到的许多传说,其文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就被排斥了。殊不知,这些“不雅驯”的文辞,正是上古传说的真面目,因为“不雅驯”的原因,而被史学家们所丢弃,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古本《列女传》中,记载了一则有二妃教舜帝服鸟工龙裳而从井里面逃脱的情节,但今本《列女传》对其进行了删除,不予收录。又比如最早的《淮南子》中记载了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的传说,今本也都看不到了。
嫦娥
篡改原本篡改原本,即对原始的神话进行歪曲解释,从而成为远古历史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就使得原本很系统的神话传说变得自相矛盾。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儒家掌握话语权以后,本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将许多上古光怪陆离的神话都进行了篡改。
据记载,上古时曾有黄帝有四张面孔的传说,子贡曾拿这事去问孔子,孔子回答说:黄帝取合几者四人,使治四方,此谓之四面也。这样一来,“黄帝四面”的神话传说就成了黄帝治理天下的史实。这种行为比比皆是,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到近代仍然在持续,经过长年累月的篡改,先祖们所创作的最朴素的神话传说,早已面目全非。
黄帝
其次是神话被道教仙话了
所谓仙话,就是指通过自行修炼,或者仙人接引,成为长生不老的人或者仙人。许多仙话中的人物,原本就脱胎于神话传说,但为了利用这些神话人物达成传教目的,这些神话人物的故事、特点都被进行了加工改造。
比如西王母,原本是《山海经》中的神话形象,后来被被人引用到仙话之中,与原型大异其趣,又比如上古黄帝战胜蚩尤,后世的仙话传说中被归功于九天玄女,说是九天玄女向黄帝传授了“三官五意阴阳之略,灵宝五符五胜之文”,这与上古神话存在很大的出入。
山海经
神话被改造成仙话,不仅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其文化底蕴更是被严重削弱,上古神话中蕴含了先祖们的时代精神、审美品质,但是被改造成仙话之后,这些精神财富全都被大幅度削弱了。
结语
神话反应了先祖们认识世界时最朴素的态度和观点,蕴含了浓郁、真挚的情感因素,先祖们所创造的神话形象,最早通过口口相传,再以图画、文字的形式流传后世,不仅为后世人的文学创造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素材宝库,更能让人从这些神话故事中汲取力量,体验那种打破桎梏、超越凡俗的浪漫精神。
刑天舞干戚
我国上古神话流传到现在虽然不成系统,但其仍然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国上古神话中处处体现着忧患意识、爱民意识以及反抗精神,这些精神财富比起系统化的希腊神话中除除弥漫的享乐主义而言,境界更高、眼界更广,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书籍: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注: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