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析漫威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没有一个故事不在讨论外部和内部的问题,每个故事都有着外在的和内在的问题等着英雄去解决。沃格勒在他的一书中指明:在一个出色的故事中,其实还隐藏着另一个故事。

一个是外在之旅,使英雄在试图达到外在目标时陷入肉体上的危机;另一个就是内在之旅,是在情感和个性方面对英雄进行考验,并从中得到教训或是弥补品行的不足。

探析漫威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如何形成的?

01英雄的成长:角色弧

角色弧,又称性格弧,是用来描述角色分阶段逐渐变化的术语。

角色弧标示了角色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转折点,是角色发展的一个虚拟轨道,角色在这个轨道上以不明显但可信的增量变化着。角色弧与英雄之旅模型有着相似的共同点,它们皆是分阶段与转折让英雄得以成长或是达成目标。

彼得·帕克的召唤是在《美国队长3》中,他被托尼·斯塔克“招聘”为实习生前往柏林与美国队长一派的复仇者成员们战斗。回到他自己的故事里,《蜘蛛侠:英雄归来》里的彼得有着少年的叛逆与冲动,不够慎重,比较冒失,对自己的认识仅限于“未来的复仇者联盟成员”。

他强烈渴望着“任务”的来临,应付着普通的高中生生活,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刻就是课余在城市间游走,惩奸除恶,还成了YOUTUBE上的城市英雄。(有限认识)直到一次与银行劫匪的交火中无意毁掉了他最爱的三明治店,彼得有了一丝困惑。

(认识增长)斯塔克来帮他收烂摊子,希望他“脚踏实地地先帮助小人物,循序渐进。比如那个给你买油条的老太太,你就不能就做个友善的好街坊蜘蛛侠?”

但彼得不以为然,他内心渴望得到斯塔克的认可,(实验)这种冲动使他在一次阻止非法武器交易的行动中差点将一艘满是游客的轮船割裂成两半。事后彼得与斯塔克在天台上吐露了心声,彼得“只是想变得和你一样”,但斯塔克却“希望你比我强”,还永久地收回了彼得蜘蛛侠战衣。

外部事件和内部动因给彼得带来了相当沉重的双重打击。(巨大的改变)经过一段消沉,彼得因为表白成功又恢复了以往的积极和乐观。但是偶然间,彼得发现心爱女孩的父亲竟然是非法武器交易的头目,这个发现再次让彼得陷入选择。

一边是心爱的女孩,一边是为正义而战。此时的彼得不再犹豫,他做了英雄该做的选择,(后果)并且在好友内德的帮助下准备去与敌人一战。

(再次投身)当他被敌人的力量压制而差点放弃时,他想起了斯塔克对他说的“如果没有这套战衣你就什么都不是,重新激起了彼得的斗志,他从一个为了得到夸奖与认可才努力的孩童成长为真正能够自视内心的英雄(最后一次尝试)。在击败了敌人之后,斯塔克重新接纳了彼得,并准备将他作为复仇者联盟正式队员向公众介绍。但此时,彼得却选择了拒绝,他“还是想再多脚踏实地一阵子,做个友善的好邻居蜘蛛侠,总得有人去照顾小人物。”

(解决)从《蜘蛛侠:英雄归来》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彼得的成长路径,且与英雄之旅相比,它们因外而至内的连结十分强烈。

02英雄与众人神性与人性

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似乎都和神有关系,比如珀尔修斯。他的母亲是凡人,他的父亲是众神之王宙斯,因此珀尔修斯是半人半神,拥有超人类的神力,但也会像凡人一样死去。

柏拉图也认为“英雄是神的儿女”,在电影作品尤其是漫威电影宇宙作品中,英雄与神的关系更如坎贝尔所言一般,“之前因果体是可见的,现在注重微小的不可动摇的事实的人们仅仅能看到的只有它们的次级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漫威电影宇宙中的超级英雄都是哪些人:有着天才头脑的超级有钱人、被改造基因的冰冻人、被伽马射线辐射的变异人、经受特工训练的超级特工、会精神控制的女巫、拥有最先进科技技术的国王、会发射火箭炮的浣熊、只会重复一句话的树人。

只有索尔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神——他是北欧神话中的奥丁之子,拥有雷霆之力的战神。在北欧神话中,在诸神与巨人中他最骁勇善战,甚至可以独自挑战巨人群。

可在漫威电影中,索尔在约顿海姆被霜巨人逼到悬崖边,是奥丁解救了他和他的伙伴,更因他的鲁莽和不自知将他剥去神力打落凡间。

神到了人间,却变成了一个普通人:索尔不再拥有无穷的力量,也不能够操控雷霆,与神域失去一切联系。他唯一像神的地方就是那颐指气使的样子和健硕的体格。索尔在人间学习人类的社交礼仪、生存法则,他甚至爱上了一个人类的女孩儿,更愿意为了人类而牺牲自己。

漫威电影弱化了神的神圣感,将神赋予了人的气质——“我们不是神,我们诞生、存活、老死。”——他们更像是英雄,拥有超人类的神力,却会像凡人一样死去。按照漫威的叙事策略部署来看,英雄内里神的一半被淡化为人,那么人的一半定要升格为神。

英雄个人经历的最终结局是死亡或离去,这是全部意义的集中体现。不用说,如果死亡是英雄的恐惧,那么他就不是英雄,首先是坟墓不会让他不安。

漫威电影中的非神英雄对生与死就显得不那么在乎——除了物理上的突破,例如斯塔克曾靠反应炉原型机复活,史蒂夫在极冰中被冰封70年仍生龙活虎;还有信仰与追求层面的原由,他们是以己之力拯救宇宙,具有真正英雄的牺牲精神。

另一方面,迈克尔·桑德尔曾发表文章,“现代虽然已经不再将信仰作为思想界限和价值来源,但只是脱离了信仰之形,随着人权的进步,不可杀的“人”被定义为万物之灵,随即拥有了神权,并进一步体现在人定胜天的观念上。进步观首先在概念上将人定义为神,让人具有了主体性,然后以此概念作为抵押先行预支神权,即赋予人定义和解释一切价值的权力,于是现代性被赋予了宗教性,成为了一种新宗教”。

“全知全能”是宗教中神的功能,显然拥有神格的人类很难具备这个能力。漫威宇宙中的天才富翁斯塔克,他拥有最符合后人类时代想象的超人类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即为“全知”,斯塔克自己富可敌国的财富即为“全能”,因此他完全符合后人类时代人们对于“神”的想象。

再换一个角度看,奇异博士斯特兰奇是真正意义上最接近“神”的英雄。他深受古一法师教诲,从一个外科手术医生化身为具有大智慧的宗师,他掌管的“时间原石”能穿越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尽未来的无数种可能,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他是“不生不死”的永恒的存在。

无论是斯塔克还是斯特兰奇,人被赐予了非凡的超人类的力量便与神无异。日本有一句谚语:“只有当人类为财富而祈祷时,神才会发笑。”

赐予拜神者的恩惠取决于他的道德高度和主要欲求的性质:恩惠只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的是为满足个体需求而逐渐减弱的生命能量。但英雄却不尽相同,漫威电影中无论是神祗英雄或是非神英雄,都如同珀尔修斯一般,是为了拯救世界的半人半神的存在。

03英雄的终焉与英雄之后的起始

英雄故事中的英雄,最后的作用就是将可以使生命收获丰富成果的秘密公之于世,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为了实现世界的更新,他们像奥西里斯一样,将自己的肉体分散地抛散。

漫威电影中,英雄的结局亦是如此,因为四散的肉体而没有真正的终焉。

每一个超级英雄系列都是纵向序列的延续,比如《雷神》系列中,索尔先是为了人类牺牲自己,再是为了简和全宇宙牺牲了兄弟洛基,最后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为了阿斯加德的人民牺牲了生活数千年的家园。

而他们的光荣事迹被雕绘在阿斯加德圣殿的穹顶之上,当作神迹被传颂。

在漫威电影宇宙中,英雄的终结并不是终极,而是英雄的新的开始。在托尼·斯塔克死后,彼得·帕克只是想做个“好邻居蜘蛛侠”,但社会各界对“钢铁侠接班人”的期望却无孔不入,他接受采访时会被记者提问、大街小巷的纪念斯塔克广告牌无时不刻不在提醒他。

斯塔克甚至把他安全网络的监管人工智能“伊迪丝”托弗瑞送给了彼得,还附言“给下一个托尼斯塔克,我相信你。”这一切带给彼得巨大压力,他不断地逃避现实,不想拯救世界只想和朋友愉快地旅游,但是这最终也是他英雄觉醒的真正动力。

彼得·帕克:“……我真的很想他。”哈皮:“是的,我也很想他。”彼得·帕克:“不管我到哪,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全世界都在问谁能成为下一个钢铁侠,我不知道会不会是我,哈皮,我不是钢铁侠。”哈皮:“你不是钢铁侠,你永远成为不了钢铁侠。没有人能比得上托尼,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彼得在经历磨难后向哈皮吐露自己拒绝召唤的心声,并且得到了哈皮的开导。

可以明显看出,即使托尼·斯塔克的肉身已经消逝,但他的宿命还在。他仍在漫威电影宇宙的故事中作为导师、作为精神领袖、作为一股意志影响着英雄之后的英雄。在漫威电影宇宙这个大的故事框架里,英雄的终焉作为一个改变发展趋势的情节点向前推动着新英雄的诞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